老子·道德经无删减阅读
|
![]() |
|
三围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老子·道德经 作者:李耳 | 书号:12668 时间:2017/4/18 字数:1445 |
上一章 第七十八章 下一章 ( → ) | |
[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而攻坚強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①。弱之胜強,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②,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③,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④。 [译文] 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強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弱胜过強,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所以有道的圣人这样说:“承担国全的屈辱,才能成为家国的君主,承担国全的祸灾,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话好像在反说一样。 [注释] 1、无以易之:易,替代、取代。意为没有什么能够代替它。 2、受国之垢:垢,屈辱。意为承担国全的屈辱。 3、受国不祥:不祥,灾难,祸害。意为承担国全的祸难。 4、正言若反:正面的话好像反话一样。 [引语] 本章以⽔为例,说明弱可以胜強、柔可以胜刚的道理。八章说“⽔善利万物而不争”本章可与八章的內容联系起来阅读。老子所举⽔的例子是人们⽇常生活中常见的。⽔最为柔弱,但柔弱的⽔可以穿透硬坚的岩石。⽔表面上软弱无力,却有任何力量都不能抵挡的力量。这就清楚地说明,老子所讲的软弱、柔弱,并不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此处,由于⽔ ![]() [评析] 本章內容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对⽔的赞美;二是“正言若反”张松如说:“在世界上,弱能胜強,柔能制刚的事例是不乏见的。生活在舂秋末年的老子,他亲⾝经历了这个时代的许多大变化,看到了曾为天下共主的周王朝由盛到衰的演变,这不能不对他的思想发生重大影响;同时,在这个时期,随着铁器的广泛使用,人类在服征自然界的斗争中,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在更远的时代,⽔的特点还没有为人们所了解,保留《山海经》中禹治洪⽔的传说,和老子书中对于⽔的柔 ![]() 再说“正言若反”老子所说“正言若反”是老子对全书中那些相反相成的言论的⾼度概括,例如:“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大⽩若辱”、“广德若不⾜”、“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等等。孙中原说:“这里连句子的结构都是类似的。…他们本来是彼此相异的、互相排斥的、对立的,但在某种条件下,某种意义上,表示某种特定事物的概念和它的对方具有了统一 ![]() ![]() ![]() |
上一章 老子·道德经 下一章 ( → ) |
三围小说网免费为朋友们提供作者李耳的小说老子·道德经免费以及老子·道德经无删减阅读,老子·道德经无删减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老子·道德经无删减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三围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