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干宝无删减阅读
|
![]() |
|
三围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搜神记/干宝 作者:干宝 | 书号:12669 时间:2017/4/18 字数:14329 |
上一章 卷六 下一章 ( → ) | |
论妖怪 【原文】 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气 ![]() 【译文】 妖怪,是 ![]() ![]() ![]() 论山徙 【原文】 夏桀之时厉山亡,秦始皇之时三山亡,周显王三十二年宋大邱社亡,汉昭帝之末,陈留昌邑社亡。京房《易传》曰:“山默然自移,天下兵 ![]() ![]() ![]() 说曰:“善言天者,必质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故天有四时,⽇月相推,寒暑迭代,其转运也。和而为雨,怒而为风,散而为露, ![]() 【注释】 ①乖违:错 ![]() ②彗孛:彗星和孛星。旧谓彗孛出现是灾祸或战争的预兆。 ③痈疽(yōng jū):祸患。 【译文】 夏桀的时候,厉山消失。秦始皇时候,三座仙山消失。周显王三十二年,宋国大丘的神社消失。汉昭帝末年,陈留县、昌邑县的神社消失。京房《易传》说:“山悄悄地自行移动,将会天下大 ![]() ![]() ![]() 论说道:“善于讲天道的,必须联系于人事;善于讲人事的,必须 ![]() ![]() ![]() ⽟化为蜮 【原文】 晋献公二年,周惠王居于郑,郑人⼊王府,多脫化为蜮①, ![]() 【注释】 ①蜮:传说中一种在⽔里暗中害人的怪物。 【译文】 晋献公二年,周惠王居住在郑国。郑国人进⼊周惠王的王府,拿了很多⽟,⽟变成了蜮,含沙 ![]() 地长地陷 【原文】 周隐王二年四月,齐地暴长,长丈余,⾼一尺五寸。京房《易妖》曰:“地四时暴长占:舂、夏多吉,秋、冬多凶。” 历 ![]() ![]() ![]() 【译文】 周隐王二年四月,齐国一个地方猛长,有一丈多长,一尺五寸⾼。京房《易妖》说:“地四季猛长,占卜为舂夏二季多有吉利,秋冬二季多有凶险。” 历 ![]() ![]() ![]() 一妇四十子 【原文】 周哀八王年,郑有一妇人,生四十子,其二十人为人,二十人死。其九年,晋有豕生人,吴⾚乌七年,有妇人一生三子。 【译文】 周哀八王年,郑国有一个妇女,生了四十个孩子。其中二十个长大成人,二十个死了。周哀王九年,晋国有头猪生了个人。吴国⾚乌七年(公元244年),有个妇女,一胎生了三个孩子。 他彭生为豕祸 【原文】 鲁严公八年,齐襄公田于贝丘,见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 ![]() 【注释】 ①屦:鞋子。 【译文】 鲁庄公八年(公元前686年),齐襄公在贝丘打猎,看见一头猪,随从说:“这是公子彭生。”齐襄公发火了,便拿箭 ![]() 蛇斗国门 【原文】 鲁严公时,有內蛇与外蛇斗郑南门中。內蛇死。刘向以为近蛇孽也。京房《易传》曰:“立嗣子疑,厥妖蛇居国门斗。” 【译文】 鲁庄公时,郑国有城內的蛇与城外的蛇在城南门中搏斗。城內的蛇死了。刘向认为是蛇在造孽。京房《易传》说:“立嗣子有问题,它的妖兆是蛇在国门中搏斗。” 马生人 【原文】 秦孝公二十一年,有马生人。昭王二十年,牡马①生子而死。刘向以为皆马祸也。京房《易传》曰:“方伯分威,厥妖牡马生子。上无天子,诸侯相伐,厥妖马生人。” 【注释】 ①牡马:公马。 【译文】 秦孝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41年),有匹马产下人来。秦昭王二十年(公元前287年),有匹公马因为生小马而死了。刘向认为这都是马的灾祸。京房《易传》说:“诸侯分享威势,那怪异的事情是雄马生小马。上面没有天子,诸侯互相征伐,那怪异的事情是马生人。” 狗与彘 ![]() 【原文】 汉景帝三年,邯郸有狗与彘① ![]() ![]() ![]() ![]() 【注释】 ①彘:猪。 【译文】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邯郸有狗和猪 ![]() ![]() ![]() ![]() ![]() ⽩黑乌斗 【原文】 景帝三年十一月,有⽩颈乌与黑乌群斗楚国吕县。⽩颈不胜,堕泗⽔中死者数千。刘向以为近⽩黑祥也。时楚王戊暴逆无道,刑辱申公,与吴谋反。乌群斗者,师战之象也。⽩颈者小,明小者败也。堕于⽔者,将死⽔地。王戊不悟,遂举兵应吴,与汉大战,兵败而走,至于丹徒。为越人所斩,堕泗⽔之效也。京房《易传》曰:“逆亲亲,厥妖⽩黑乌斗于国中。” 燕王旦之谋反也,又有一乌,一鹊,斗于燕宮中池上,乌堕池死。《五行志》以为楚、燕皆骨⾁,藩臣骄恣①,而谋不义,俱有乌鹊斗死之祥。行同而占合,此天人之明表也。燕 ![]() ![]() 【注释】 ①骄恣:骄傲放纵。 【译文】 汉景帝三年十一月,有⽩颈乌鸦和黑乌鸦在楚国吕县群斗。⽩颈乌鸦斗败,坠落在泗⽔中,死了几千只。刘向认为是⽩黑的征兆。当时楚王刘戊暴 ![]() 燕王刘旦谋反的时候,又有一只乌鸦和一只喜鹊,在燕王宮中⽔池边争斗,乌鸦坠⼊⽔池死亡。《五行志》认为楚王、燕王都是朝廷的骨⾁、王室的诸侯,却骄横恣肆,图谋不轨,都有乌鸦喜鹊争斗而死的象征。他们行为相同而且与占卜相合,这是天道人事的明显表现。燕国 ![]() ![]() 牛⾜出背 【原文】 景帝十六年,梁孝王田北山,有献牛,⾜上出背上者。刘向以为近牛祸,內则思虑霿 ![]() 【注释】 ①霿(蒙) ![]() ![]() 【译文】 汉景帝十六年,梁孝王在北山打猎,有人献上一条脚从背脊上向上长的牛。刘向认为这近似于牛的灾祸。在內部考虑事情蒙昧昏 ![]() 狗冠出朝门 【原文】 昭帝时昌邑王贺见大⽩狗,冠“方山冠”而无尾。 至熹平中,省內冠狗带绶以为笑乐,有一狗突出,走⼊司空府门,或见之者,莫不惊怪。京房《易传》曰:“君不正,臣 ![]() 【译文】 汉昭帝时,昌邑王刘贺看见一条大⽩狗,戴着“方山冠”而没有尾巴。 到了汉灵帝熹平年间,宮內之人给狗戴上帽子,系上印绶带,用来开玩笑取乐。有一条狗突然跑出朝门,跑进司空府里。看见这条狗这样打扮的人,没有不感到奇怪。京房《易传》说:“君上不正,臣下想要篡权,其妖兆是狗戴着帽子跑出了朝门。” 雌 ![]() 【原文】 汉宣帝⻩龙元年,未央殿辂軨中雌 ![]() 元帝初元元年,丞相府史家雌 ![]() ![]() ![]() ![]() 【注释】 ①雌 ![]() 【译文】 汉宣帝⻩龙元年,未央宮辂軨厩內的雌 ![]() ![]() ![]() ![]() 汉元帝初元元年,丞相府史家的⺟ ![]() ![]() ![]() ![]() ![]() ![]() ![]() ![]() ![]() ![]() ![]() 天雨草 【原文】 汉元帝永光二年八月,天雨草,而叶相樛结,大如弹丸。至平帝元始三年正月,天雨草,状如永光时。京房《易传》曰:“君吝①于禄②,信衰,贤去,厥妖天雨草。” 【注释】 ①吝:吝啬,小气。 ②禄:俸禄。 【译文】 汉元帝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八月,天上落草,草叶子互相 ![]() 鼠巢树上 【原文】 汉成帝建始四年九月,长安城南,有鼠衔⻩稿柏叶,上民冢柏及榆树上为巢,桐柏为多,巢中无子,皆有⼲鼠矢数升。时议臣以为恐有⽔灾。鼠盗窃小虫,夜出,昼匿,今正昼去⽳而登木,象 ![]() ![]() 【注释】 ①鸢(yuān):老鹰。 【译文】 汉成帝建始四年九月,长安城南有老鼠衔着稻麦秆和柏树叶,爬上百姓墓地的柏树和榆树上做窝,桐柏那个地方很多。窝里没有小老鼠,都有几升的⼲老鼠屎。当时议论的大臣认为可能要发生⽔灾。老鼠是偷东西的小动物,晚上出来⽩天躲蔵。如今正是⽩天离开鼠⽳而爬上树去,是卑 ![]() ![]() 木生人状 【原文】 成帝永始元年二月,河南街邮樗树生枝,如人头,眉目须皆具,亡发耳。至哀帝建平三年十月,汝南西平遂 ![]() 【注释】 ①髭(zī)发:须发。 【译文】 汉成帝永始元年二月,河南郡大道旁驿站內的臭椿树长出的树枝像人头,眉⽑、眼睛、胡须都具备,只是没有头发罢了。到汉哀帝建平三年十月,汝南郡西平县遂 ![]() 大厩马生角 【原文】 成帝绥和二年二月,大厩①马生角,在左耳前,围长各二寸。是时王莽为大司马,害上之萌,自此始矣。 【注释】 ①厩:马棚。 【译文】 汉成帝绥和二年二月,天子的马厩有一匹马长山角,长在左耳的前面,周长各有二寸。这时候王莽任大司马,陷害皇上的萌芽,从这里开始了。 僵树自立 【原文】 哀帝建平三年,零陵有树僵地,围一丈六尺,长十丈七尺,民断其本,长九尺余,皆枯,三月,树卒自立故处。京房《易传》曰:“弃正,作 ![]() 【注释】 ①颛:同“专” 【译文】 汉哀帝建平三年,零陵郡有一棵树倒仆在地上,周长一丈六尺,长十丈七尺。老百姓砍断它的树 ![]() ![]() 儿啼腹中 【原文】 哀帝建平四年四月,山 ![]() 【译文】 汉哀帝建平四年四月,山 ![]() 西王⺟传书 【原文】 哀帝建平四年夏,京师郡国民聚会里巷阡陌①,设张博具歌舞,嗣西王⺟。又传书曰:“⺟告百姓:佩此书者,不死。不信我言,视门枢②下,当有⽩发。”至秋乃止。 【注释】 ①阡陌:田间小路。 ②枢:门上的转轴。 【译文】 汉哀帝建平四年夏天,京城郡国百姓在乡里街道上聚会,设置帷帐、赌具,准备歌舞,祭祀西王⺟。又传布文书,说:“西王⺟告示百姓,佩戴这个文书的人就不死。如果不相信我的话,去看门的转轴下面,会有⽩头发。”到了秋天,才停止这一活动。 长安儿生两头 【原文】 汉平帝元始元年六月,长安有女子生儿:两头,两颈面,俱相向;四臂,共 ![]() ![]() 【注释】 ①尻(kāo):庇股。 【译文】 汉平帝元始元年六月,长安有个女人生儿子:两个头两个脖子,面孔互相对着;四条手臂共同长在一个 ![]() ![]() ![]() ![]() 三⾜鸟 【原文】 汉章帝元和元年,代郡⾼柳乌生子,三⾜,大如 ![]() 【译文】 汉章帝元和元年,代郡⾼柳县有一只乌鸦生下小乌鸦,有三只脚,像 ![]() 北地雨⾁ 【原文】 汉桓帝建和三年秋七月,北地廉雨⾁,似羊肋,或大如手。是时梁太后摄政,梁冀专权,擅杀,诛太尉李固、杜乔,天下冤之。其后,梁氏诛灭。 【译文】 汉桓帝建和三年秋季七月,北地郡廉县落下⾁雨,这些⾁像羊的肋条⾁。有的像手一样大。这时候梁太后执政,梁冀独擅大权,擅自诛杀太尉李固、杜乔,天下的人都认为他们是冤屈的。在那以后,梁家就被诛灭了。 梁冀 ![]() 【原文】 汉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 ![]() ![]() ![]() ![]() 【注释】 ①龋(qǔ)齿笑:指女子故意做作的状若齿痛的笑容。 ②翕(xī)然:形容一致。 【译文】 汉桓帝元嘉年间,京城的妇女流行愁眉、啼妆、堕马髻、折 ![]() ![]() ![]() ![]() 牛生 ![]() 【原文】 桓帝延熹五年,临沅县有牛生 ![]() 【译文】 汉桓帝延熹五年,临沅县有一头牛生下一只 ![]() ⾚厄三七 【原文】 汉灵帝数游戏于西园中,令后宮采女为客舍主人,⾝为估服,行至舍,问采女下酒食,因共饮食,以为戏乐。是天子将 ![]() ![]() 古志有曰:“⾚厄三七。”三七者经二百一十载,当有外戚之篡。丹眉之妖,篡盗短祚②,极于三六,当有飞龙之秀,兴复祖宗。又历三七,当复有⻩首之妖,天下大 ![]() 至于灵帝中平元年,而张角起,置三十六方,徒众数十万,皆是⻩巾,故天下号曰“⻩巾贼”至今道服,由此而兴。初起于邺,会于真定,诳感百姓曰:“苍天已死,⻩天立。岁名甲子年,天下大吉。”起于邺者,天下始业也,会于真定也。小民相向跪拜趋信。荆、扬尤甚。乃弃财产,流沈道路,死者无数。角等初以二月起兵,其冬十二月悉破。自光武中兴至⻩巾之起,未盈二百一十年,而天下大 ![]() 【注释】 ①皂隶:差役。 ②祚:福。 【译文】 汉灵帝多次在西园里游戏,叫后宮宮女充当旅舍主人,他⾝穿商贩的服装,走到旅舍里,宮女摆下酒菜,于是他和宮女一起喝酒吃菜,以此作为游戏取乐。这是天子将要失去帝位,降⾝为差役的流言。那以后天下大 ![]() 古代志书有这种说法:“⾚⾊厄运三七。”三七是指经过二百一十年,会有外戚篡位,以及⾚眉的灾祸,篡位盗贼福短,限于三六之数,会有飞龙之秀,来兴复祖业。又经过三七,会再有⻩首的灾祸,天下就大 ![]() 到了汉灵帝中平元年,张角起义,设三十六方,有信徒几十万,都是头裹⻩巾,所以天下称为“⻩巾贼”至今的道教服装从此兴起。起初⻩巾军在邺起事,在真定会合,欺骗百姓说:“苍天已死,⻩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在邺起事,是天下开始行事,在真定聚集,老百姓都向他们跪拜,相信跟随。在荆州、扬州尤其盛行。于是,抛弃财产,在道路上流落,死了无数的人。张角等人起初在二月起义,那年冬季十二月都被攻破。从光武帝中兴,到⻩巾的起义,未満二百一十年,天下大 ![]() 夫妇相食 【原文】 灵帝建宁三年舂,河內有妇食夫,河南有夫食妇。夫妇 ![]() ![]() ![]() ![]() 灵帝既没,天下大 ![]() 【注释】 ①眚(shěng):灾难。 【译文】 汉灵帝建宁三年舂天,河內地区有个 ![]() ![]() ![]() ![]() ![]() ![]() ![]() 汉灵帝死了以后,天下大 ![]() ![]() ![]() 寺壁⻩人 【原文】 灵帝熹平二年六月,雒 ![]() 【注释】 ①讹言:谣传。 【译文】 汉灵帝熹平二年六月,洛 ![]() ![]() 木不曲直 【原文】 灵帝熹平三年,右校别作中,有两樗树,皆⾼四尺所,其一枝宿昔暴长,长一丈余,大一围,作胡人状,头目鬓须发俱具。其五年,十月壬午,正殿侧有槐树,皆六七围,自拔,倒竖, ![]() 【译文】 汉灵帝熹平三年,右校官署附属工地中,有两株樗树,都⾼四尺左右。其中一株,短时间內突然长⾼,⾼一丈多,周长有一围,长成胡人的模样,头、眼睛、鬓角、胡须、头发都具备。熹平五年十月壬午那天,皇宮正殿的侧边有槐树,周长都有六七围,自行子套地面倒立,树 ![]() ![]() 洛 ![]() 【原文】 灵帝光和二年,洛 ![]() ![]() ![]() 【注释】 ①戮:杀。 【译文】 汉灵帝光和二年,洛 ![]() ![]() ![]() 草作人状 【原文】 光和七年陈留济 ![]() ![]() ![]() 【译文】 汉灵帝光和七年,陈留郡济 ![]() ![]() 嘉会挽歌 【原文】 汉时,京师宾婚嘉会,皆作“魁櫑”酒酣之后,续以“挽歌”“魁櫑”丧家之乐;“挽歌”执绋相偶和之者。天戒若曰:“家国当急殄悴①,诸贵乐皆死亡也。”自灵帝崩后,京师坏灭,户有兼尸,虫而相食者“魁櫑”、“挽歌”斯之效乎? 【注释】 ①殄悴:同“殄瘁”困苦。 【译文】 汉朝时候,京城宴客婚庆喜事都要使用魁櫑。饮酒尽兴以后,接着唱挽歌。魁櫑,是丧家的哀乐;挽歌是牵引棺材下葬时互相唱和的哀歌。上天这样告诫说:“家国很快陷⼊困境,那些时兴的 ![]() 京师谣言 【原文】 灵帝之末,京师谣言曰:“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邙。”到中平六年,史侯登蹑至尊,献帝未有爵号,为中常侍段珪等所执,公卿百僚,皆随其后,到河上,乃得还。 【译文】 汉灵帝末年,京城流传歌谣说:“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邙。”到了中平六年,史侯刘辩登上天子之位,当时汉献帝还没有封爵号,他们被中常侍段珪等人所劫持。朝廷公卿百官,都跟随在他们后面,一直走到⻩河边上,才得到返回。 鹰生燕巢中 【原文】 魏⻩初元年,未央宮中有鹰,生燕巢中,口爪俱⾚。至青龙中,明帝为凌霄阁,始构,有鹊巢其上。帝以问⾼堂隆,对曰:“诗云:‘惟鹊有巢,惟鸠居之①。’今兴起宮室,而鹊来巢,此宮室未成,⾝不得居之象也。” 【注释】 ①惟鹊有巢,惟鸠居之:准备好了居所,等待新娘嫁到。语出《诗经·召南·鹊巢》。 【译文】 魏文帝⻩初元年,未央宮中有一只小鹰出生在燕巢中,鹰嘴和脚爪都是红⾊的。到魏明帝青龙年间,明帝修建凌霄阁,开始建造时,就有鹊在上面做窝。明帝以这件事询问⾼堂隆,他回答说:“《诗经》说:‘鹊做好窝,斑鸠来住。’如今兴建宮室,鹊来做窝,这是宮室未建成,自⾝得不到居住的象征。” 河出妖马 【原文】 魏齐王嘉平初,⽩马河出妖马,夜过官牧边鸣呼,众马皆应;明⽇,见其迹,大如斛①,行数里,还⼊河。 【注释】 ①斛:粮食量器名。 【译文】 魏齐王嘉平初年,⽩马河出现妖马,晚上经过官府牧场旁边嘶叫,牧场里的马都跟着嘶叫;第二天,看见妖马的蹄印有斛那样大,它走了好几里,才回到河里。 燕生巨鷇 【原文】 魏景初元年,有燕生巨鷇于卫国李盖家,形若鹰,吻似燕。⾼堂隆曰:“此魏室之大异,宜防鹰扬之臣,于萧墙①之內。”其后宣帝起,诛曹慡,遂有魏室。 【注释】 ①萧墙:古代宮室內作为屏障的矮墙。喻內部。 【译文】 魏明帝景初元年,卫国县李盖家有一只燕子,生下一只很大的雏鸟,形体像鹰一样,嘴巴像燕子一样。⾼堂隆说:“这是魏国的大怪事,应该在朝廷內部提防武勇的大臣。”后来司马懿起事,诛杀曹慡,就掌握了魏国的权政。 谯周书柱 【原文】 蜀景耀五年,宮中大树无故自折。谯周深忧之,无所与言,乃书柱曰:“众而大,期之会。具而授,若何复。”言:曹者,大也。众而大,天下其当会也。具而授,如何复有立者乎。蜀既亡,咸以周言为验。 【译文】 蜀后主景耀五年,皇宮中有一棵大树无故自己折断。谯周对此深感忧虑,他没有议论的机会,就在屋柱上写道:“众多而且庞大,一周年而被兼并。具备而授予人家,怎么会再回来?”意思是说曹氏众多,魏氏庞大。众多而且庞大,是天下将要兼并统一。具备(指刘备)而且授予他人(指刘禅),怎么还会有立为国君的人呢?蜀国不久灭亡,都应了谯周的话。 孙权死征 【原文】 吴孙权太元元年八月朔,大风,江海涌溢,平地⽔深八尺,拔⾼陵树二千株,石碑差动,吴城两门飞落。明年权死。 【译文】 东吴孙权太元元年八月朔⽇,刮大风,江海里的⽔涌起漫溢,平地上有八尺深的⽔。大风拔起⾼陵的树二千棵,石碑略有摇动。吴郡城的两扇大门被风吹落下来。第二年,孙权死了。 孙亮草妖 【原文】 吴孙亮五凤元年六月, ![]() 【译文】 东吴孙亮五凤元年六月, ![]() 大石自立 【原文】 吴孙亮五凤二年五月, ![]() 【译文】 东吴孙亮五凤二年五月, ![]() 陈焦死而复生 【原文】 吴孙休永安四年,安吴民陈焦死,七⽇,复生,穿冢出乌程。孙皓承废故之家得位之祥也。 【译文】 东吴孙休永安四年,安吴县人陈焦死亡,七天以后又活过来,走出坟墓。这是乌程侯孙皓继承衰落的家业,得到帝位的吉兆。 孙休服制 【原文】 孙休后,⾐服之制,上长,下短,又积领五六,而裳居一二。盖上饶奢①,下俭 ![]() 【注释】 ①饶奢:富饶奢侈。 【译文】 从孙休以后,⾐服的形制,上⾐长下⾐短。同时,穿五六件上⾐,下⾐只穿一二条。这大概是上面富饶奢侈,下面贫穷拮据;上面财富有余,下面财富不⾜的征兆。 sSwwXs.CC |
上一章 搜神记/干宝 下一章 ( → ) |
三围小说网免费为朋友们提供作者干宝的小说搜神记/干宝免费以及搜神记/干宝无删减阅读,搜神记/干宝无删减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搜神记/干宝无删减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三围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