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山堂话本无删减阅读
|
![]() |
|
三围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清平山堂话本 作者:洪楩 | 书号:14636 时间:2017/5/12 字数:4966 |
上一章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 下一章 ( → ) | |
⼊话: 禅宗法教岂非凡,佛祖流传在世间。 铁树花开千载易,坠落阿鼻耍出难。 话说大宋英宗治平年间,去这浙江路宁海军钱塘门外,南山净慈孝光禅寺,乃名山古刹。本寺有二个得道⾼僧,是师兄师弟,一个唤做五戒禅师,一个唤作明悟禅师。这五戒禅师三十一岁,形容古怪,左边瞽一目,⾝不満五尺。本贯西京洛 ![]() 第一戒者,不杀生命。 第二戒者,不偷盗财物。 第三戒者,不听 ![]() 第四戒者,不饮酒茹荤。 第五戒者,不妄言起语。 此谓之五戒。忽⽇,云游至本寺,访大行禅师,禅师见五戒佛法晓得,留在寺中坐了上⾊徒弟。不数年,大行禅师圆寂,本寺僧众立他做住持,每⽇打坐参禅。 那第二个唤做明悟禅师,年二十九岁。生得头圆耳大,面阔口方,眉清目秀,丰彩精神,⾝长七尺,貌类罗汉。本贯河南太原府人氏,俗姓王,自幼聪慧,笔走龙蛇,自幼参禅访道,出家在本寺沙陀寺,法名明悟。后亦云游至宁海军,到净慈寺来访五戒禅师。禅师见他聪明晓事,就留于本寺做师弟。二人如一⺟所生,且是好。但遇着说法,二人同升法座,讲说佛教。不在话下。 忽一⽇,冬尽舂初,天道严寒, ![]() ⽇⽇行方便,时时发道心。 但行平等事,不用问前程。 当时清一见山门外,松树 ![]() ![]() ![]() 当时清一急急出门去,抱了回方丈中,把着长老看。道:“清一,你将那纸条儿我看。”清一递与长老,长老看上却写道:“今年六月十五⽇午时生,小名红莲。”长老分付清一:“好生抱去房里,养到五七岁,把与人家去,也是好事。”清一依言,抱到千佛殿后一带三间四椽平屋房中,放些火在火囤內烘他,取些粥喂了。似此⽇往月来,蔵在空房中,无人知觉,一向长老也忘了。不觉红莲已经十岁。清一见他生得清秀,诸事见便,蔵匿在房里,出门锁了,⼊门关了,且是谨慎。 光 ![]() 一⽇,时遇六月炎天,五戒禅师忽想十数年前之事,洗了浴,吃了晚粥,径走来千佛阁后来。清一道:“长老希行。”长老道:“我问你,那年抱的红莲,如今在那里?”清一不敢隐匿,引长老到房中,一见,吃了一惊,却是: 分开八块顶 ![]() ![]() ![]() ![]() 清一跟了长老,径到房中。长老去⾐箱里取出十两银子,把与清一,道:“你且将这些去用。我明与你讨道度牒,剃你做徒弟。你心下如何?”清一道:“多谢长老抬举!”只得收了银子,别了长老,回到厉中,低低说与红莲道:“我儿,却才来的,是本寺长老。他见你,心中喜爱你。今等夜静,我送你去伏事长老。你可小心仔细,不可有误!”红莲见⽗亲如此说,便应允了。 到晚,两个吃了晚饭。约莫二更天气,清一领了红莲径到长老房中,门窗无些阻当。原来长老有两个行者在⾝边伏事,当晚分付:“我要出外用走乘凉,门窗且未要关。”因此无阻。长老自在房中,等清一送红莲来,候至三吏,只见清一送小头陀来房中。长老接⼊房內,分付清一:“你到明⽇此时,来领他回房去。”清一自回房中去了。且说长老关了房门,灭了琉璃灯,携住红莲手,一将将到 ![]() ![]() ![]() 戏⽔鸳鸯,穿花鸾凤。喜孜孜,连理并生;美甘甘,同心带绾。恰恰莺声,不离耳畔;津津甜唾,笑吐⾆尖。杨柳 ![]() ![]() ![]() ![]() 当⽇长老与红莲云收雨散,却好五更。天将明,长老思一计,怎生蔵他在房中。房中有口大⾐厨,长老开了锁,将厨內物件都收付了,却 ![]() ![]() 却说明悟禅师当夜在禅椅上⼊定回来,慧眼已知“五戒禅师差了念头,犯了⾊戒, ![]() ![]() ![]() 不多时,行者请到五戒禅师,两个长老坐下。明悟道:“师兄,我今⽇见莲花盛开,对此美景,折一朵在瓶中,特请吾兄昑诗清话。”五戒道:“多蒙清爱。”行者捧茶至。茶罢,明悟禅师道:“行者,取文房四宝来。”行者取至面前。五戒道:“将何物为题?”明悟道:“便将莲花为题。”长老捻起笔来,便写四句诗道: 一枝萏菡瓣儿张,相伴蜀葵花正芳。 红榴似火复如锦,不如翠盖芰荷香。 长老诗罢。明悟道:“师兄有诗,小僧岂得无言语乎?”落笔便写四句。诗曰: 舂来桃杏柳舒张,千花万蕊斗芬芳。 夏赏芰荷真可爱,红莲争似⽩莲香? 明悟长老依韵诗罢,呵呵大笑。 五戒听了此言,心中一时解悟,面⽪红一回,青一回,便转⾝辞回卧房,对行者道:“快与我烧桶汤来洗浴!”行者连忙烧汤,与长老洗浴罢,换了一⾝新⾐服,取张禅椅到房中,将笔在手,拂一张纸开,便写八句《辞世颂》,曰: 吾年四十七,万法在归一。 只为念头差,今朝去得急。 传与悟和尚,何劳苦相 ![]() 幻⾝如雷电,依旧苍天碧! 写罢《辞世颂》, ![]() 行者忙去报与明悟禅师。禅师听得,大惊,走到房中看时,见五戒师兄已自坐化去了,看了面前《辞世颂》,道:“你好却好了,只可惜差了这一着。你如今虽得个男子⾝,长成不信佛、法、僧三宝,必然灭佛谤僧,后世却坠落苦海,不得皈依佛道。深可痛哉!真可惜哉!你道你走得快,我赶你不着,不信,…”当时,也 ![]() 众僧皆惊:“有如此异事。”城內城外听得本寺两个禅师同⽇坐化,各皆惊讶。来烧香、礼拜、布施者,人山人海,男子妇人,不计其数。嚷了三⽇,抬去金牛寺焚化,拾骨撇了。这清一遂浼人说议亲事,将红莲女嫁与一个做扇子的刘大诏为 ![]() 且说明悟一灵真 ![]() 却说明悟一灵也托生在本处,姓谢名原,字道清。 ![]() 却说苏老泉的孩儿长年七岁, ![]() 且说佛印在于开元寺中出家,闻知苏子瞻一举成名,在翰林院学士,特地到东京大相国寺来做住持。忽一⽇,苏学士在府中闲坐,忽见门吏报说:“有一和尚要见学士相公。”相公 ![]() ![]() 四海尚容蚊龙隐,五湖还纳百川流。 同一答十知今古,诗僧特地谒王侯。 学士见此僧写、作二者俱好,必是个诗客,遂请⼊。佛印到厅前问讯,学士起⾝叙礼,邀坐待茶。学士问:“和尚,上刹何处?”佛印道:“小僧大相国寺住持。久闻相公誉, ![]() ![]() 忽一⽇,学士被宰相王荆公寻件风流罪过,把学士奏贬⻩州安置去了。佛印退了相国寺,径去⻩州住持甘露寺,又与苏学士相友至厚。 后哲宗登基,取学士回朝,除做临安府太守,佛印又退了甘露寺,直到临安府灵隐寺住持,又与苏东坡为诗友。在任清闲无事,忽遇美景良辰,去请佛印到府,或昑诗,或作赋,饮酒尽醉方休。或东坡到灵隐寺,闲访终⽇。两个并不怠倦。盖因是佛印监着苏子瞻,因此省悟前因,敬佛礼僧,自称为东坡居士。⾝上礼⾐,皆用茶合布为之。在于杭州临安府,与佛印并龙井长老辨才、智果寺长老南轩,并朋友⻩鲁直、妹夫秦少游,此五人皆为诗友。 这苏东坡去西湖之上造一所书院,门栽杨柳,园种百花,至今西湖号为苏堤杨柳院。又开建西湖长堤,堤上一株杨柳一株桃。后有诗为证: 苏公堤上多佳景,惟有孤山浪里⾼。 西湖十里天连⽔,一株杨柳一株桃。 后元丰五年,神宗天子取子瞻回京,升做翰林学士,经筵讲官。不数年,升做礼部尚书,端明殿大学士。告老致仕还乡,尽老而终,得为大罗天仙。佛印禅师圆寂在灵隐寺了,亦得为至尊古佛,二人俱得善道。 虽为翰府名谈,编⼊《太平广记》- sSWwXs.Cc |
上一章 清平山堂话本 下一章 ( → ) |
三围小说网免费为朋友们提供作者洪楩的小说清平山堂话本免费以及清平山堂话本无删减阅读,清平山堂话本无删减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清平山堂话本无删减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三围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