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无删减阅读
|
![]() |
|
三围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鹿鼎记 作者:金庸 | 书号:2015 时间:2016/10/5 字数:22362 |
上一章 第二十四回 爱河纵涸须千劫 苦海难量为一慈 下一章 ( → ) | |
众侍卫辞去后,韦小宝去见方丈,说道:“既有皇命,明⽇便须启程,前赴清凉寺。 晦聪方丈道:“自当如此。师弟具宿慧,妙悟佛义,可惜相聚之⽇无多,又须分别,未能多有切磋,同参正法,想是缘尽于此。不知师弟要带同哪些僧侣去?”韦小宝道:“般若堂首座澄观师侄是要的,罗汉堂的十八罗汉师侄是要的。”此外又点了十多名和他说得来的僧侣,一共凑齐了三十六名。 晦聪并无异言,将这三十六名少林僧召来,说道晦明禅师要去住持五台山清凉寺,叮嘱他们随同前去,护法修持,所由晦明禅师吩咐差遣,不可有违。 次⽇一早,韦小宝带同三十六僧,与方丈等告别。来到山下,他独自去看双儿。 双儿在民家寄住,和他分别半年有余,乍看之下,惊喜 ![]() 韦小宝笑道:“好双儿,你为什么哭?怪我这些⽇子没来瞧你,是不是?”双儿哭道:“不…不是的…。你…你…相公出了家…”韦小宝拉住她右手,提了起来,在她手背上轻轻一吻,笑道:“傻丫头,相公做和尚是假的。”双儿又喜又羞,连耳 ![]() 韦小宝细看她脸,见她容⾊憔悴,瘦了许多,⾝子却长⾼了些,更见婀娜清秀,微笑道:“你为什么瘦了?天天想着我,是不是?”双儿红着脸,想要头摇,却慢慢低下头来。韦小宝道:“好了,你快换了男装,跟我去罢。”双儿大喜,也不多问,当即换上男装,仍是扮作个书僮模样。 一行人一路无话,不一⽇来到五台山下。刚要上山,只见四名僧人 ![]() 自澄光回归少林寺,清凉寺由老僧法胜住持。康熙另行差人颁了密旨给法胜,派他去长安慈云寺作住持,一等少林僧来,便即 ![]() ![]() 韦小宝等来到清凉寺中,与法胜行了 ![]() 法胜次⽇下山,西去长安,韦小宝便是清凉寺的一寺之主了。好在种种仪节规矩都有澄光等僧随时指点,他小和尚做起方丈来,倒也似模似样,并无差错。 那⽇韦小宝与双儿在清凉寺逐走来犯的敌人,救了合寺僧侣 ![]() 来清凉寺作住持,首要大事是保护老皇爷的周全,他询问执事僧,和知⽟林、行痴、行癫三僧仍住在后山小庙,当下也不过去打扰,和澄心大师商议后,命人在小庙半里处的东西南北四方,各结一座茅庐,派八名少林僧轮流在茅庐当值。 诸事一定,便苦等张康年和赵齐贤送信来,好知道那绿衫女姓名来历,可是等了数月,竟没丝毫信息,寂寞之时,便和澄观拆解招式,把老和尚当作了“那个施主”,偶尔溜到双儿的小屋中,跟她说说笑话,摸摸她的小手。有时想及:“我服了洪教主的‘豹胎易筋丸’,倘若一年之內不送一部经书去神龙岛,毒 ![]() 这一⽇,他百无聊赖,独自在五台山到处 ![]() 他想得⾼兴,手上便一招一式的使出,噗噗两声,双手各自抓住一 ![]() ![]() 韦小宝吃了一惊,抬头看时,见有三个红⾐喇嘛,正在向着他指指点点的说笑。韦小宝脸一红,一时之间,只道自己心事给他们看穿了,堂堂清凉寺的大方丈,却在荒山无人之处,想着要抓住一个美丽姑娘,实在也太丢脸,当即回头便走。 转过一条山道, ![]() 韦小宝听了也不在意,对他们反而心生好感,心道:“这些喇嘛喝酒逛窑子,倒不假正经。老子真要出家,宁可做喇嘛,不做和尚。” 回到清凉寺,只见澄通候在山门口,一见到他,立即 ![]() 澄通招招手,和他沿着石级,走上寺侧的一个小峰。韦小宝一瞥眼间,只见南边一团团的无数⻩点,凝神看去,那些⻩点原来都是⾝穿⻩⾐的喇嘛,没有一千,也有九百,三五成群,分布于树丛山石之间。韦小宝吓了一跳,道:“这许多喇嘛,⼲什么哪?”澄通向西一指,道:“那边还有。”韦小宝转眼向西,果然也是成千喇嘛,一堆堆的或坐或立。⽇光自东向西照来,⽩光闪烁,众喇嘛⾝上都带着兵刃韦小形容词更是吃惊,道:“他们带着兵刃,莫非…莫非…”眼望澄通。澄通缓缓点头,说道:“师侄猜想,也是如此。” 韦小宝转向北方,东方望去,每一边都有数百名喇嘛,再细加观看,但见喇嘛中有些披了深⻩袈裟,自是一队队的首领了。韦小宝道:“他***,至少有四五千人。”澄通道:“一百二十五名首领,一共是三千二百零八十名喇嘛。”韦小宝赞道:“真有你的,数得这么清清楚楚。”澄通道:“那怎么办?” 韦小宝无言可答。遇上面对面的难事,撒谎骗人,溜之大吉,自是拿手好戏,现今对方调集三千余众,团团围困,显然一切筹划周详,如何对付,那可半点主意也没有了,听澄通这么问,也问:“那怎么办?” 澄通道:“瞧对方之意,自是想掳行痴大师,多半要等到晚间,四方合围进攻。”韦小宝道:“⼲么现下不进攻?”澄通道:“五台山上,喇嘛的⻩庙和咱们中原释氏青庙向来和好。各位青庙多僧多,台顶十大庙,台外十大庙。⻩庙的喇嘛虽然霸道,却也不敢欺庒。倘若⽇间明攻,势必引起各青庙的声援。” 韦小宝道:“那么咱们立刻派人出去,通知各青庙的住持,请他们大派和尚,大伙儿跟众喇嘛决一死战,有分教:五台山和尚鏖兵,青庙僧大战喇嘛。” 澄通头摇道:“五台山各青庙的僧人,十之八九不会武功,就是会武的,功夫也都是平平,没听说有什么好手。”韦小宝道:“那么他们是不肯来援手了?”澄通道:“赴援的也不会没有,只怕是徒然送了 ![]() 韦小宝寻思:“行痴大师的⾝份,不知少林群僧是否知悉。”问道:“他们大举前来掳劫行痴大师,到底是什么用意?数月前就曾来过一次,幸得众位好朋友将他们吓退。这一次来的人数却多得多了。”澄通沉昑道:“行痴大师定是大有来历之人,不是牵涉到中原武林的兴衰,便与青庙⻩庙之争有重大关连。此中原由,澄心师兄没说起过。师叔既然不知,我们更加不知道了。” 韦小宝想起⾝上怀有皇帝亲笔御札,可以调遣文武员官,说:“眼下事情紧急,我们少林僧武功虽⾼,可是寡不敌众,三十七个和尚,怎敌得过他三千名喇嘛?我须得立刻下山求救。”澄通道:“只怕远⽔救不着近火。”韦小宝道:“那么咱们护送行痴大师,冲了出去。”澄通点头道:“看来只有这个法子。咱们三十七名少林僧,再加上师叔的僮儿,要抵挡三千多名喇嘛,那是万万不能,但要从空隙中冲,却也不是什么难事。”韦小宝道:“就只怕行痴大师和他师⽗⽟林大师不肯,他们说生死都是一般,逃不逃也没什么分别。”澄通皱眉道:“这就须请师叔劝上一劝。” 韦小宝头摇道:“劝服行痴大师,还有法子,要劝那⽟林老和尚,老子可是服输啦,这叫做老鼠拉乌⻳,没下嘴的地方。”向下望去,只见一群群喇嘛散坐各处,似乎杂 ![]() 一想到“逛窑子”三字,脑海中灵光一闪,已有计较,当下不动声⾊,道:“我回禅房睡***一觉。”澄通愕然,瞪目而视。韦小宝不再理他,径自下峰,回寺⼊房。 过不多时,澄心、澄观、澄光、澄通四僧齐来求见。韦小宝让四人⼊房,眼见各人脸有惊惶之⾊,他伸个懒 ![]() 澄心道:“山下喇嘛聚集,显将不利本寺,愿闻方丈师叔应付之策。”韦小宝道:“我想了半天,想不出什么好主意,只好觉睡了。大伙儿在劫难逃,只好逆来顺受,刀来颈受,人家一刀砍来,用脖子去顶他一顶,且看那刀子是否锋利,砍不砍得进去。” 澄心等三僧知他是信口胡扯,澄观却信以为真,说道:“众喇嘛这些刀子看来甚是锋利,我们的脖子是抵不住的。师叔,出家人与世无争,逆来顺受,倒是不错。但刀来颈受,未免过分。当年达摩祖师,也没教人只挨刀子不反抗,否则的话,大家也不用学武了。”韦小宝点头道:“依澄观师侄之见,刀来颈受是不行的?”澄观道:“不行。但如拳来 ![]() 韦小宝道:“那些喇嘛都带了戒刀禅杖,不知有什么法子,能开导得他们不用兵刃?”澄观一呆,道:“这些喇嘛只怕不可理喻,要他们放下屠刀,似乎非一朝一夕之功。” 韦小宝道:“这就难了,不知四位师侄,有什么妙计?”澄心道:“为今之计,只有大伙儿保了⽟林、行痴、行癫三位,乘隙冲出。他们旨在掳劫行痴大师,寺中其余僧侣不会武功,谅这些喇嘛也不会加害。”韦小宝道:“好,咱们去跟那三位老和尚说去。” 当下率领了四僧,来到后山小庙。小沙弥通服进去,⽟林等听得住持到来,出门 ![]() ⽟林和行痴登时便即明⽩,那是出于皇帝的安排,用意是在保护⽗亲。释家规矩甚严,住持是一庙之主,⽟林等以礼参见。韦小宝恭敬还礼,一同进了禅房。 ⽟林请他在中间的蒲团坐下,余人两旁侍立。韦小宝心中大乐:“老子中间安坐,老皇爷站在旁边侍候,就是小皇帝也没这般威风。”強忍笑容,说道:“⽟林大师,行痴大师,两位请坐。”⽟林和行痴坐了。 ⽟林说道:“方丈大师住持清凉,小僧等未来参谒,有劳方丈大驾亲降,甚是不安。”韦小宝道:“好说。小衲知道三位不喜旁人打扰,因此一直没来看你们。若不是今⽇发生了一件大事,小衲还是不会来的。”他常听老和尚自己谦称“老衲”,心想自己年纪小,便自称“小衲”众僧听他异想天开,村撰了一个称呼出来,不觉暗暗好笑。⽟林道:“是。”却不问是何大事。 韦小宝道:“澄光师侄,请给三位说说。”⽟林知道新住持法名“晦明”,也知少林寺“晦”字辈比“澄”字辈⾼了一辈,但眼见这小和尚油头滑脑,却对这位本寺前任住持,庄严慈祥的有德老僧口称“师侄”,还是心下一怔。 澄光恭恭敬敬的应了,便将寺周有数千喇嘛重重围困等情说了。 ⽟林闭目沉思半晌,睁开眼来,说道:“请问方丈大师,如何应付。” 韦小宝道:“这些喇嘛僧在本寺周围或坐或立,只是观赏风景,别无他意。这里风景清雅,他们来游山玩⽔,也是有的。”行颠忍不住道:“倘若中观赏风景,不会将本寺团团围住,好几个时辰不去。他们定是想来捉了行痴师兄去。”韦小宝道:“小衲心想天下青庙⻩庙,都是我佛座下的释氏弟子,他们如要请行痴大师去,也必是仰慕三位大师佛法深湛,请你们去喇嘛庙讲经说法。说不定众喇嘛仰慕我中土佛法,大家不做喇嘛,改做和尚,那也是极好的机缘。”行颠连连头摇,不以为然,说道:“未必,未必。” 澄观道:“方丈师叔,那么他们为什么都带了兵器呢?”韦小宝合十道:“他们带了禅杖戒刀,声势汹汹,或许真是想杀寺僧侣之头。佛曰:‘我不⼊地狱,谁⼊地狱?’我们自当马来颈受,这叫做我不给人杀头,谁给人杀头?不生不死,不垢不净。有生故有灭,有头故有杀。佛有三德:大定、大智、大悲。众喇嘛持刀而来,我们不闻不见,不观不识,是为大定;他们举刀 ![]() 韦小宝微笑道:“师侄也说得是,想我佛割⾁喂鹰,舍⾝饲虎,实在大慈大悲之至。那些喇嘛虽然凶顽,比之恶鹰猛虎,总究会好些,那么我们舍⾝以如恶喇嘛之愿,也是大慈大悲之心。”澄观合十道:“师叔妙慧,令人敬服。”韦小宝道:“昔⽇⽟林大师曾有言道:‘出家人与世无争,逆来顺受。清凉寺倘然真有祸殃,那也是在劫难逃。’我们一齐在恶喇嘛刀下圆寂,同赴西方极乐世界,一路甚是热闹,倒也有趣得紧。” 众僧面面相觑,均想韦小宝的话虽也言之成理,毕竟太过迂腐,恐怕是错解了佛法。澄心、澄通又觉这些言语与他平素为人全然不合,料想他说的是反话,多半是要 ![]() ![]() 众僧默然半晌。行颠突然大声道:“师⽗曾说,西蔵喇嘛要捉了师兄去,乃是想 ![]() 韦小宝点头道:“师兄这番话很是有理,比之小衲所见,又⾼了一层。只是眼下喇嘛势大,咱们只怕寡不敌众。”行颠道:“我们保护了师⽗师兄,冲将出去,料想恶喇嘛也挡不住。”韦小宝道:“就恐怕争斗一起,不免要杀伤众喇嘛的 ![]() 忽然门外脚步声响,少林僧澄觉快步进来,说道:“启禀方丈师叔,山下众喇嘛刚才一齐上山,又 ![]() 行颠大声道:“不是的,不是的,他们只待天一黑,便一鼓作气,冲进来了。”他昔年是正⻩旗大将,进关时⾝经百战,深知行军打仗之法,后来才做顺治的御前侍卫总管。 韦小宝道:“待他们一进本寺大雄宝殿,见到我佛如来的庄严宝相,忽然悬…悬什么勒马,也是有的。”行颠怒道:“你这位小方丈,实在胡…胡…唉,不会的。”他本想说“实在胡涂”,总算想到不可对方丈无礼,话到口边,忽然悬崖勒马。 ⽟林一直默不作声,听着众人辩论,眼见行颠额头青筋迸现,说话越来越大声,微微一笑,说道:“行颠,你自己才实在胡涂。方丈大师早已智珠在握,成竹在 ![]() 韦小宝愁眉苦脸,说道:“我妙策是没有。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大家既然都说冲出去的好,那么咱们就冲出去罢!只不过若非迫不得已,千万不可多伤人命。”行颠和澄心一齐称是。韦小宝道:“那么大家收拾收拾,一等天黑,他们还没动手,咱们先冲了下去。向东冲到⾩平县县城,这些喇嘛再恶,总不敢公然来攻打县城。”行颠等又都称善。 行痴忽然说道:“我是不祥之⾝,上次已为我伤了不少 ![]() 行颠道:“师兄,这些恶喇嘛想将你绑架了去,残害天下百姓。”行痴叹道:“我是世间祸胎,等得他们到来,我当众自焚其⾝,让他们从此死了这条心,也就是了。”行颠急道:“皇…皇…不,师兄,那是万万不可,我代你焚⾝便是。”行痴微微一笑,道:“你代我焚⾝,有何用处?他们只是要捉了我去,有所挟制而已。” 众僧默然半晌。⽟林道:“善哉,善哉!行痴已悟大道,这才是佛说‘我不⼊地狱,谁⼊地狱’的真义。”韦小宝心中骂道:“臭和尚,他说的是真义,我说的便是假义了?”⽟林又道:“待会众喇嘛到来,老衲和行痴一同焚⾝,方丈大师和众位师兄不可阻拦。” 韦小宝和众僧面面相觑,尽皆骇然。 行痴缓缓道:“昔⽇攻城掠地,生灵涂炭,小僧早已百死莫赎。今⽇得为黎民舍⾝,亦不过以偿当年罪业之万一。倘若再因小僧而争斗不息,多伤人命,那更增我的罪业了。我意已决,还请各位护持,成此因缘。若能由此而感化众位喇嘛,去恶向善,更是一件好事。”说着站起⾝来,向韦小宝及少林五僧合十躬⾝。 澄心等见他神⾊,显是心意甚坚,难以进言,只得辞出,回到文殊殿中。韦小宝招集三十六名少林僧,说知此事。众僧都道,两位大师要自焚消业,那是万万不可,事到临头,只好以武力阻止。 韦小宝道:“大家都要保护三位大师周全,是不是?”众僧齐道:“是!”韦小宝道:“那也不难。大家听我的话。你们三十六位,现下冲出寺去,齐攻东路,装作向山下突围,可是难以成功,又退回寺中,不过须得顺手牵羊,擒拿四五十名喇嘛上来。”澄心道:‘方丈之意,是否将这些喇嘛作为人质,使得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若是如此,那么所擒拿的位份越⾼越好。” 韦小宝道:“要擒拿大喇嘛恐怕不容易,不免多有杀伤,咱们只须捉来几十个小喇嘛也就够了。”众僧不明他用意,但方丈有命,便都奉令出寺。 过不多时,只听得山 ![]() 这三十六名僧人都是少林寺⾼手,寻常喇嘛自然不是敌手,冲出数十丈后,挡路的喇嘛愈聚愈多。澄心等拳打⾜踢,掌劈指戳,顷刻间打倒了数十人。澄心⾼声叫道:“敌人势大,冲不出去,暂且回寺,再作道理。”他內力深厚,这几句呼声远远传了出去,山⾕鸣响。澄通也纵声叫道:“冲不出去,如何是好?”澄心叫道:“大家捉些喇嘛回去,教他们有所顾忌,不敢胡 ![]() 韦小宝笑嘻嘻的在寺门前 ![]() 众僧均觉方丈这道法谕⾼深莫测,当下将四十七喇嘛都剥得⾚条条地,⾝上加点⽳道,锁⼊柴房。 韦小宝合十说道:“世间诸⾊相,皆空皆无,无我无人,无和尚无喇嘛。空即是⾊,⾊即是空。和尚即喇嘛,喇嘛即和尚。诸位师侄,大家脫下袈裟,穿上喇嘛的袍子罢!”众僧尽皆愕然,面面相觑。 韦小宝大声叫道:“双儿,你过来,帮我扮小喇嘛。”双儿一直候在殿外,当即进殿,检了一件最小的喇嘛袍子,助他换上。韦小宝⾝材矮小,穿了仍是太大,便子套匕首,将袍子下和⾐袖都割了一截, ![]() 澄光问道:“师叔改穿喇嘛服⾊,不知是何用意?”澄观道:“咱们向喇嘛投降,改归⻩教吗?”韦小宝道:“非也!大家扮作喇嘛,涌到后边小庙,将⽟林、行痴、行颠三个和尚捉住,点了他们⽳道,再将他们再上喇嘛⾐衫…” 澄通听到这里,鼓掌笑道:“妙计,妙计!咱们几十个假喇嘛黑夜中向山下冲去,众喇嘛难分真假,那就难以阻拦了。”众僧一齐称善,登时笑逐颜开。他们自然谁都不知,韦小宝这条妙计,不过是师法当⽇假扮 ![]() 澄心道:“如此冲将出去,不须多所杀伤,最是上策。”澄光踌躇道:“只不过冒犯了行痴大师他们三位,未免不敬。”韦小宝道:“阿弥陀佛,救了三命,胜造三七二十一级浮屠。小小冒犯,胜于烈火焚⾝。”澄光道:“师叔说得是。”当下众僧一齐脫下僧袍,换上喇嘛⾐衫。众僧平生谨读戒律,端严庄重,这时却跟着韦小宝做此胡闹之事,眼见穿上喇嘛⾐衫之后形相古怪,人人忍不住好笑。 韦小宝道:“各人把僧袍包了,带在⾝上,脫困后再行换过。冲下山后,倘若失散,齐到⾩平县吉祥寺会齐。”命双儿收拾了银两物事,包作一包,负在背上。 堪堪等到天⾊将黑,韦小宝道:“大家在脸上涂些香灰尘土,每人手中提一桶⽔,这就动手罢!”众僧听了法谕,皆大 ![]() ⽟林、行痴、行颠三人已决意自焚,在院子中堆了柴草,⾝上浇満了香油,只待众喇嘛攻到,向他们说明舍⾝自焚用意,便即点火,哪知众喇嘛说来便来,事先竟没半分征兆,待听得“呜噜呜噜,花差花差”似蔵语非蔵语的怪声大作,数十名喇嘛已冲进庙来。 ⽟林朗声道:“众位稍待,老衲有几句话说…”蓦地里当头一桶冷⽔浇将下来,跟着数十桶冷⽔泼到三人⾝上。这一下迅雷不及掩耳,别说三人来不及点火自焚,就算已经点着了,也被立时浇熄。 双儿纵⾝过去,先点了行颠⽳道,行痴不会武功,⽟林武功不弱,却不愿出手抗御,混 ![]() 只奔出数十丈,小庙中黑烟与火光冲天而起,这大堆柴草上早已淋満了香油,极易着火。山 ![]() ![]() ![]() 众僧来到山下,已将大队喇嘛抛在路后,回头向山上望去,但见火光烛天,那座小庙已烧穿了顶。澄通道:“这座小庙一烧,他们又找不到行痴大师,只道他已烧死在小庙之中,就此死了这条心,再也不来滋扰,倒是一件好事。”澄光点头道:“师弟之言有理。” 韦小宝命澄观瘵行痴等三人⾝上⽳道解了,说道:“多有得罪,还请莫怪。” 行痴等刚才⽳道被点,动弹不得,耳目却是无碍,见到经过情形,早明⽩是少林僧设法相救。行颠大声喝彩,说道:“妙计,妙计!大伙儿轻轻易轻便逃了出来。方丈大师,你是救我的 ![]() ![]() 忽听得 ![]() 韦小宝心中大乐:“老皇爷听我号令,老皇爷的师⽗也听我号令。” 众僧将行痴护在中间,沿大道奔去。 只见山坳冲出一股人来,手执灯笼火把,却不是喇嘛,都是朝山进香的香客,颈中挂了⻩布袋,袋上写着“虔诚进香”等等大字。一众少林僧奔到近处,均是一呆,澄通等早已住口,澄观等头脑不大灵敏,却还在 ![]() 香客中走出一名汉子,大声喝道:“你们⼲什么的?”这人⾝材魁梧,声音洪亮。韦小宝一见大喜,认得他是御前侍卫总管多隆,当即奔上,叫道:“多大哥,你瞧小弟是谁?” 多隆一怔,从⾝旁一人手中接过灯笼,移到他面前一照。韦小宝向他挤眉弄眼,哈哈大笑。多隆惊喜 ![]() 说话之间,多隆⾝后又有一群香客赶到,带头的香客却是赵齐贤。韦小宝一看,这些香客都是御前侍卫所扮,其中倒有一大半相识,众侍卫围了上来,嘻嘻哈哈的十分亲热。 韦小宝低声问多隆道:“皇上派你们来的?”多隆低声道:“皇上和太后到五台山来了,现下在灵境寺中。”韦小宝惊喜 ![]() 不多时又到了一批骁骑营的军官士兵,也都扮作香客。韦小宝问:“除了御前侍卫之外,骁骑营、前锋营、护军营也都随驾来此。”韦小宝道:“那怕不有三四万官兵?”多隆道:“一共是三万四千多人。”韦小宝笑道:“护驾诸营的总管是谁?”多隆道:“是康亲王。”韦小宝笑道:“那也是老朋友了。”向赵齐贤招手,等他走近,说道:“赵大哥,请你去禀报康亲王,我要调动人马,办一件大事,事情紧急,来不及向他请示了。”赵齐贤应命而去。 跟着骁骑营正⻩旗都统察尔珠也到了。韦小宝道:“多老哥,都统大人,有数千西蔵喇嘛,定是得知皇上进香的讯息,刻下团团围住清冰寺,造反作 ![]() 韦小宝大声叫道:“圣上仁慈英明,有好生之德,你们只须擒拿反贼,不可多伤人命。因为皇上鸟生鱼汤,不是差劲的皇帝。”一众侍卫,亲兵齐声答应。“尧舜禹汤”四字,康熙虽曾简略解说过,韦小宝却也难以明⽩,总之知道“鸟生鱼汤”这碗汤是大大的好汤,却是叫给老皇帝听的,心想今⽇老小皇帝⽗子相会,多拍老皇帝马庇,比之拍小皇帝马庇更为灵验有效。 他转⾝走到行痴跟前,说道:“三位大师,咱们⾝上⾐服不伦不类,且到前面金阁寺去换过⾐衫,找个清静的所在休息,免得这些闲人打扰了三位清修。”行痴点头称是。 一行人又行了数里,来到金阁寺中。韦小宝一进寺门,便取出一千两银票, ![]() 那住持乍得臣金,又惊又喜,当即诺诺连声,问道:“师兄要…”话到口边,突然一怔,忙改口道:“…要喝杯茶了。”匆匆⼊內端茶。他本来想问“师兄要不要喝茶?”总算尚有急智,临时改口,省下十两银子。 韦小宝出寺暗传号令,命百余名御前侍卫在金阁寺四周守卫,又差两名侍卫去奏报皇上:“奴才韦小宝职责重大,不敢擅离,在金阁寺候驾。” 一名侍卫道:“启禀韦副总管:咱们做臣子的,该当前去叩见皇帝才是,不能等皇上过来见你。”韦小宝双手一摊,笑道:“没法子。这一次只好坏一坏规矩了。”两位侍卫答应了,转过⾝来,都伸了伸⾆头,心道:“好大的胆子,连 ![]() 众僧换过⾐衫,坐下休息,只听得山上杀声大震,侍卫亲兵已在围捕喇嘛。扰攘良久,声音渐歇。又过了半个多时辰,突然间万籁俱寂,但闻数十人的脚步声自远而近,来到寺外而止。跟着靴声橐橐,一群人走进寺来。 韦小宝心想:“小皇帝到了。”子套匕首,执在手中,守在行痴的禅房之外,脸上自是摆出一副忠心护主,万死不辞的模样,单以外表而论,行颠的忠义勇烈,那是远远不如了。 脚步声自外而內,十余名⾝穿便装的侍卫快步过来,手提着灯笼,站在两旁。一名侍卫低声喝道:“快收起刀子。”韦小宝退了几步,以背靠门,横剑当 ![]() 韦小宝这才还剑⼊鞘,抢上叩头,低声道:“皇上大喜。老…老法师在里面。” 康熙颤声道:“你给我…给我通报。”转⾝挥手道:“你们都出去!” 待众侍卫退出后,韦小宝在禅房门上轻击两下,说道:“晦明求见。”过了好一会儿,內无应声。康熙忍不住抢上一步,在门上敲了两下。韦小宝摇摇手,示意不可说话,康熙将已到口边的“⽗皇”一声叫唤強行忍住。 又过良久,只听得行颠说道:“方丈大师,我师兄精神困倦,恕不相见。他⾝⼊空门,尘缘已了,请你转告外人,不要妨他清修。”韦小宝道:“是,是,请你开门,只见一观便是。”行颠道:“我师兄之意,此处是金阁寺,大家是客,不奉方丈法旨,还盼莫怪。” 韦小宝转头向康熙瞧去,见他神⾊凄惨,心想:“你说我在这里不是方丈,不能叫你开门,那么我去要本寺方丈来叫门,也容易得紧。”正想转⾝去叫方丈,康熙已自忍耐不住,突然放声大哭。 韦小宝心想:“若要本寺方丈来叫开了门,倒有 ![]() ![]() ![]() 康熙听得他大哭,初时不噤一愕,跟着又哭了起来。 只听得呀的一声,禅房门开了。行颠站在门口,说道:“请小施主进来。” 康熙悲喜 ![]() 行痴轻轻换摸他头,说道:“痴儿,痴儿。”眼泪也滚滚而下。 ⽟林和行颠低头走出禅房,反手带上了门,对站在门外的韦小宝瞧也不瞧,径行出外。行颠觉得太过无礼,心中又对他感 ![]() 韦小宝正在凝神倾听禅房內行痴和康熙⽗子二人有何说话,对行颠也没理会,只听得康熙哭着叫道:“⽗皇,这可想死孩儿了。”行痴轻声说了几句,隔着房门使听不清楚。其后康熙止了哭声,两人说话都是极轻,韦小宝一句也听不见。他虽然好奇,却也不敢将房门推开一线,侧耳去听,只得站在门外等候。 过了好一会儿,隐约听到康熙提到“端敬皇后”四字,韦小宝心道:“上次老皇爷叫我转告小皇爷,不可难为了老子婊,我捺下了这句话没说,不知老皇爷现下是否回心转意?” 再过了一会,听得行痴说道:“今⽇你我一会,已是非份,误我修为不小。此后可不能再来了。”康熙没有作声。行痴又道:“你派人侍奉我,虽是你的一番孝心,可是出家人历练魔劫,乃是应有之义,侍奉我太过周到,也是不宜…”两人又说了一会,只听行痴道:“你这就去罢,好好保重⾝子,爱惜百姓,便是向我尽教了。”康熙似乎恋恋不舍,不肯便走。 终于听到脚步声响,走向门边,韦小宝急忙退后几步,眼望庭中。 呀的一声,房门打开,行痴携着康熙的手走出门外。⽗子两人对望片刻,康熙牢牢握住⽗亲的手。行痴道:“你很好,比我好得多。我很放心。你也放心!”轻轻挣脫了他手,退⼊房內,关上了门。又过了片刻,喀的一响,已上一闩。 康熙扑在门上,呜咽不止。韦小宝站在旁边,陪着他流泪。康熙哭了一会,料想⽗亲再不会开门,却也不肯就此便去,拉了韦小宝的手,和他并肩在庭前阶石之上,取出手帕,试了眼泪,抬头望着天上⽩云,出了一会神,说道:“小桂子,⽗皇说你很好,不过不要你服侍了。⽗皇说臣子们护持得太周倒,倒令他老人家不像是出家人了。”说到“出家人”三字,眼泪又流了下来。 韦小宝听说老皇爷不再要他服侍,开心之极,脸上却不敢露出丝毫喜⾊。也不敢显得太过“忠”字当头,奋不顾⾝,以免又生后患,说道:“想害老皇爷的人很多,皇上总得想个法子,暗中妥为保护才是。” 康熙道:“那是一定要的。那些恶喇嘛,哼,他 ![]() ![]() ![]() 康熙道:“那些喇嘛自然是想劫持⽗皇,企图挟制于我,叫我事事听他们的话。哼,哪有这么容易?小桂子,你很好,这一次救了⽗皇,功劳不小。” 韦小宝道:“皇上神机妙算,早就料到,派奴才到这里做和尚,本来就是为了做这件事。奴才也没什么功劳,皇上不论差谁来办,谁都能办的。” 康熙道:“那也不然。⽗皇说你能体会他的意思,不伤一人而得脫危难。”韦小宝道:“奴才见老皇爷要点火自焚,说什么舍⾝消业,可真把我吓得魂灵出窍,庇滚尿流。”康熙惊道:“什么点火自焚?舍⾝消业?”韦小宝加油添醋的说了经过,只把康熙听得出了一⾝冷汗。韦小宝道:“只是奴才情急之下,将老皇爷淋了一⾝冷⽔,那可大大的不敬了。”康熙道:“你是护主心切,很好,很好。” 他沉默半晌,回头向禅房门看了一眼,说道:“老皇爷吩咐我爱惜百姓,永不加赋。这句话你先前也传过给我了,这一次老皇爷又亲口叮嘱,我自然是永不敢忘。”韦小宝问道:“永不加赋是什么东西?”康熙微微一笑,道:“赋就是赋税。明朝那些皇帝穷奢极 ![]() ![]() 韦小宝点头道:“我明⽩了,原来明朝百姓造反,倒是做皇帝,做官的不好。”康熙道:“可不是吗?明朝祟祯年间,普天下百姓都没饭吃,所以东也反、西也反。杀平了河南的,陕西的又反;镇庒了山西的,四川的又反。这些穷人东流西窜,也不过是为活命。明朝亡在这些穷人手里,他们汉人说是流冠作 ![]() ![]() ![]() 韦小宝心想:“天地会、沐王府的人,说到満清鞑子占我汉人江山,没一个不恨得牙庠庠的。小皇帝却说明朝的皇帝不好,倒还是他鞑子皇帝好。那也不希奇,一个人自称自赞,总是有的。” 康熙又道:“⽗皇跟我说,这几年来他静修参禅,想到我们満洲人昔年的所作所为,常常惭愧得汗流浃背。明朝祟祯是给流冠李自成 ![]() ![]() 韦小宝本是汉人,康熙赐他作了正⻩旗満洲人,跟他说起来,便“咱们、咱们”的,当他便是満洲人一般。其实说到家国大事,韦小宝什么都不懂。只是康熙甫与⽗亲相会,心中 ![]() 韦小宝道:“奴才在扬州之时,也听人说过从前清兵杀人的惨事。” 康熙叹了口气,道:“扬州十⽇,嘉定三屠,杀人不计其数,那是我们大清所做下的大大恶事。我要下旨免了扬州和嘉定三年钱粮。” 韦小宝心想:“扬州人三年不用 ![]() ![]() 康熙问道:“小桂子,你说好不好?”韦小宝忙道:“好,好极了,这样一来,大家有饭吃,有钱…谁也不会造反了。”话到口边,硬生生把“有钱赌”的“赌”字缩住了。 康熙道:“虽然大家有饭吃,有钱使,却也未必没人造反。你出京之时,叫侍卫们送了一个人来,说是王屋山的逆贼,我已亲自问过他几次。”韦小宝心中一惊,忙站起⾝来,说道:“皇上吩咐奴才不可多管闲事,以后再也不敢了。”康熙道:“你坐下,这件事办得很好,那也不是闲事,今后还得大大的多管。”韦小宝道:“是,是。”心下莫名其妙。 康熙低声道:“我命侍卫传旨斥你,乃是掩人耳目,别让反贼有了防备。” 韦小宝大喜,纵⾝一跳,这才坐下,低声道:“奴才明⽩了。原来皇上怕吴三桂这反贼惊觉。”康熙道:“吴三桂是否想造反,现下还拿不定,不过他早有不臣之心,欺我年幼,不把我放在眼里。”韦小宝道:“皇上使点儿小小手段出来,教他知道厉害。吴三桂他***,有什么了不起?皇上伸个小指头儿,就杀他一个横扫千军,⾼山流⽔。” 康熙微笑道:“这两句成语用得不好,该说伸个小指头儿,就横扫千军,杀他一个流花滚⽔。”韦小宝道:“是,是,是。奴才做了好几个月和尚,学问半点也没长进,以后常常服侍皇上,用起成语来就横扫千军,让人家听得落花流⽔。” 康熙忍不住哈哈一笑,郁抑稍减,低声道:“吴三桂这厮善能用兵,手下猛将精兵,着实不少,倘若真的造反,和福建耿精忠、广东尚可喜三藩连兵,倒也棘手得很。咱们只能慢慢来,须得谋定而后动,一动手就得叫他***吴三桂落花流⽔,庇滚尿流。” 康熙勤奋好学,每⽇躬亲政务之余,由翰林学士侍讲、侍读经书诗文,只是诗云子曰读得多了,突然说几句“他***”,“庇滚尿流”,倒也颇有调剂之乐。他今⽇见到⽗亲,本是又喜又悲,但亲近不到半个时辰,便被摒诸门外,不知今后是否再能相见,深感凄伤,幸得韦小宝出言相趣,稍解愁怀,又谈到了除逆定 ![]() ![]() ![]() 他站起⾝来,在庭中取了四块石头,排列在地,说道:“汉军四王,东边的、南边的、西边的,要分了开来,不能他们联在一起。定南王孔有德这家伙幸好死了,只留下一个女儿,倒容易对付。”说着轻轻一脚,踢开石头,说道:“耿精忠有勇无谋,不⾜为虑,只须不让他和湾台郑氏联盟便是。”一脚又踢开一块石头,说道:“尚可喜⽗子不和,两个儿子势同⽔火,自相倾轧,料他无能为力。”将第三块石头也踢开了,只留下最大的一块石头,对住了怔怔出神。 韦小宝问道:“皇上,这是吴三桂?”康熙点点头,韦小宝骂道:“这奷贼,自己老不死,却累得我万岁爷为你大伤脑筋。皇上,你在他⾝上拉一泡尿。” 康熙哈哈大笑,童心大起,当真拉开 ![]() 康熙更是好笑,缚好 ![]() 康熙坐回阶石,只听得庙外脚步声甚响,虽然无人喧哗,显是已有不少人聚集在外,韦小宝道:“看来他们已把那些恶喇嘛都捉了来。皇上真是洪福齐天,凑巧之极,刚好这时候赶到,把这些恶喇嘛一网打尽。”康熙道:“那倒不是凑巧,我得到你的密报,派人查察,得讯之后,急速赶来,却已慢了一步,让这些恶喇嘛惊动了圣驾。若不是你机灵,我可终⾝遗恨无穷,罪不可逭了。”韦小宝奇道:“奴才没给给您什么密报啊。” 康熙道:“我派侍卫到少林寺传旨,他们说见到一个蒙古王子,几个喇嘛,又有几名武官。是不是?”韦小宝道:“是啊。”康熙道:“你吩咐他们暗中查察,这几人办事倒也得力,一查之下,便查到那蒙古王子叫作葛尔丹。那武官叫马宝,是吴三桂那厮手下的总兵。他们和喇嘛勾结谋叛,意 ![]() 韦小宝一拍腿大,说道:“原来如此!奴才见他们鬼鬼祟祟,不是好人,倒不知竟是吴三桂的部下。”其实那些人的姓名来历,他早已得知,要赵齐贤等查察,意在追寻那绿⾐女郞的,顺便诬陷吴三桂,想不到竟会引得小皇帝赶上五台山来。 康熙道:“这三伙人后来分了手。侍卫张康年跟踪喇嘛,听到他们大集人手,要到五台山来捉拿一位重要人物。他不知事情重大,又跟了好几天,这才回京奏我。我一听之下,岂不有急?当即火速启程,只是皇帝出京,罗里罗索的仪式一大套,我虽下旨一切从简,还是迟到了一天。” 韦小宝道:“吴三桂这反贼如此大胆,竟敢派遣数千喇嘛,前来得罪老皇爷,那…那不是公然造反么?”康熙嘘了一声,道:“小声!我只知他手下总兵和这些喇嘛结伴同行。他是否就此造反,现下还不能确知。”韦小宝道:“一定反!一定反!如果他是好人,怎会差遣手下大将,去和这些恶喇嘛暗害老皇爷?” 康熙道:“他自然不是好人。”心下沉昑,缓缓的道:“不过我年纪还小,行军打仗,还不是他的对手,最好咱们再等几年,等我再长大些,等他又老了些。那时再动手,就可 ![]() ![]() 韦小宝急道:“倘若他老得死了,岂不便宜了他?”康熙微笑道:“那是他的运气。”顿了顿,说道:“⽗皇刚才叮嘱我,能够不用兵打仗,那是最好,一打上仗,不论胜败,兵卒死伤,那是不用说了,天下百姓便不知要受多少苦楚。因此吴三桂如果乘早死了,等不到我去动手,虽然不大好玩…”他微微一顿,韦小宝接口道:“简直大大的不好玩。”康熙一笑,道:“对于百姓兵卒,却是一件大好事。小桂子,你想玩,几时我带你去辽东打黑熊,打老虎。”韦小宝大喜,叫道:“妙极,妙极!” 康熙望着禅房,轻轻的道:“我六岁那年,⽗皇就曾带我去辽东打围,现今…”慢慢的走到门边,手抚木门,泫然 ![]() 康熙走到大雄宝殿,康亲王杰书带着骁骑营都统察尔珠、御前侍卫总管多隆,以及索额图等随驾大臣,前锋营都统,护军营都统都候在殿中,见皇帝出来,跪下参见。群臣站起,偷眼见小皇帝眼圈甚红,均感诧异。皇帝年纪虽小,但识见卓越,处事明断,朝中大臣都对他敬畏⽇增,不敢稍存轻他年幼之心。小皇帝居然会哭,倒是一件奇事。又见韦小宝脸上也有泪痕,均想:“定是韦小宝这小家伙逗得皇上哭了,两个少年,不知搞些什么玩意儿。”顺治在五台山出家,康熙瞒得极紧,纵是至亲的妹子建宁公主也不让知道,群臣自然更加不知。 康亲王上前奏道:“启奏皇上:查得有数千名喇嘛,在清凉寺外罗里罗苏争闹,不知何故,现下俱已擒获在此,候旨发落。”康熙点点头,道:“把为首的带上来。” 察尔珠押上三名老喇嘛,都带上了⾜镣手铐。三名喇嘛不知康熙是当今皇帝,神态倔強,叽哩咕噜的说个不休。康熙突然叽哩咕噜的也说了起来,群臣都吃了一惊,谁都不知皇上居然会说蔵语。其实这些喇嘛是蒙古喇嘛,并非来自西蔵,康熙和他们说的是蒙古话。说了一会,三名喇嘛俯首不语,似乎已经屈服。康熙道:“带他们到旁边房里去,朕要密审。”多隆道:“是。”将三人拉⼊殿旁一间经房。 康熙向韦小宝招招手,两人走⼊经房。韦小宝反手带上了房门,子套匕首,在三名喇嘛眼睛、喉头、鼻孔、耳朵各处不住比划。康熙用蒙古语大声问了几句,一名最老的喇嘛神态恭顺,一一回答。两人一问一答,说了良久。韦小形容词一听康熙声音大了起来,稍有怒⾊,便出匕首威吓,若康熙神⾊温和,他就笑嘻嘻的站在一旁,向喇嘛点头鼓励。 康熙盘问了大半个时辰,才命侍卫将三名喇嘛带出,叫韦小宝关上了门,沉昑道:“这可奇怪了。”韦小宝不敢打断他思路,站在一旁不语。 康熙又想了一会,问道:“小桂子,⽗皇在这里出家,这事有几个人知道?”韦小宝道:“除了皇上和奴才之外,知道这事的有老皇爷的师⽗⽟林大师,他师弟行颠大师。本来有个太监海大富,他已经死了。清凉寺原来的住持澄光大师似乎并不知道详情,只知老皇爷是一位有来头的人物。除此之外,只有老…老…那个太后了。” 康熙点头道:“不错,知道此事的,世上连⽗皇在內,再加我和你,也不过六人。可是我刚才盘问那蒙古喇嘛,他说是奉了西蔵拉萨赖达活佛之命,到清凉寺来一位和尚去西蔵。我细细盘问,清凉寺中那位和尚是何等人物。他最后说,好像这位大和尚懂得密宗的许多陀罗尼咒语,活佛要他去传授密咒,好光大佛法。这自然是胡说八道,不过瞧他样子,也不是说谎,多半人家这样骗他,他就信以为真。” 韦小宝道:“是,那西蔵活佛是否知道老皇爷的⾝份,现下难以明⽩,不过那个挑拔活佛,前来冒犯老皇爷的人,恐怕…恐怕多半知道內情。”康熙点了点头。韦小宝突然害怕起来,说道:“皇上,奴才可的的确确守口如…如什么的,知道事关重大,连做梦也没怈漏过半句。”康熙道:“你不会说,我是信得过的。⽟林和行颠两位自然也不会说。少林寺晦聪方丈和澄光大师就算猜到了一些,他们是有德⾼僧,决不会向人吐露,算来算去,只有那…那老…老 ![]() 康熙沉昑道:“她在慈宁宮中,暗蔵假扮宮女的男人,那是我亲眼所见。她当然担心事情败露。她杀害端敬皇后,⽗皇恨之⼊骨,⽗皇虽然出了家,还是派遣海大富回宮去查察此事。你知道其中详情,又在我⾝边。哼,这老 ![]() 韦小宝心想:“老子婊和神龙教早有勾结,她既知老皇爷未死,一定去禀服了洪教主。看来这些喇嘛来到五台山,还和洪教主有关。”只是自己做了神龙教的⽩龙使,这事可不能跟皇上提及。康熙见他脸⾊有异,问道:“怎么?”韦小宝忙道:“奴才心想…心想…皇上的推想半点不错,一定是这老…太后说出去的。除她之外,不能更有旁人。” 康熙伸手在桌上重重一拍,咬牙切齿的道:“这 ![]() ![]() 韦小宝心想:“老皇爷不许你杀老子婊,可没不许我杀。就算他不许我杀,老子是方丈,只能我向他下令,不必听他号令。不过这件事说穿可就不灵了。”说道:“皇上不必烦心。这太后作恶多端,终究不会有好下场。皇上你睁开龙目,张开龙耳,等着就行了。” 康熙何等聪明,已明其意,向他凝视半晌,点一点头,道:“不错,这 ![]() 韦小宝听到这里,只吓得魂飞魄散,心道:“我今⽇假扮小喇嘛,别弄假成了真。皇上金口一出,那就难挽回,可得抢在头里。”忙道:“皇上,这西蔵活佛,奴才是万万不做的。”康熙哈哈大笑,说道:“你倒机灵,其实做西蔵活佛有甚不好?他管的地方比吴三桂的云南还大,做活佛就是西蔵王。” 韦小宝连连摇手,道:“我宁可在你⾝边做侍卫,一做活佛,再也难以跟你在一起。西蔵王也好,就算是地蔵王,我也不做。”这几句倒不是假话。他和康熙相处⽇久两人年岁相若,言谈设机,虽然一个是小皇帝,一个是小侍卫,已如好朋友一般。倘若远远分开,大家也真都舍不得。 康熙笑道:“地蔵王菩萨的名字也 ![]() 康熙道:“现今韦小宝作朕替⾝为期已満,随我回京,轮到察乐珠出家两年,不过不是做和尚,而是做五台山大喇嘛。你挑选一千名骁骑营的得力军官军士,一起跟你做喇嘛。公驻山上十间大喇嘛寺。众军出家期间,饷银加倍发给,另有恩赐。”察尔珠一怔,虽然不大愿意,也只好谢恩。 康熙道:“为善若 ![]() 韦小宝大喜:“老子逃出生天,从此不必做和尚了。”又想:“这些喇嘛再过得七八十年,还有命回家么?他们大胆冒犯老皇爷,皇上宽洪大量,不杀他们的头。监噤一世,那是大大的便宜了。” 康熙又道:“韦小宝,升你为骁骑正⻩旗都统,仍兼御前侍卫副总管。察尔珠,你大喇嘛做得好,回京之后,派你到外省去做提督。”两人又都谢恩。 韦小宝也不怎样,心想正都统,副都统反正都是这么一回事。察尔珠却十分喜 ![]() 其时天已黎明,康熙吩咐去清凉寺拜佛。来到寺外,只见刀 ![]() ![]() 回到大雄宝殿,众少林僧都过来相见。他们见这位小施主随从众多,气派极大,自必大有来头,说不定还是亲王贝勒之流。群僧虽不趋炎附势,但他布施巨金,重修小庙,都合十称谢。澄通等也都看不出,那些假扮香客的随从之中,有不少人⾝具武功。 康熙来到⽗亲出家之地,不愿便去。说道:“我想在宝刹借住三五天,不知使得么?”韦小宝道:“大施主光降,求之不得…” 突然间砰的一声巨响,泥沙纷纷而下,大雄宝殿顶上已穿了一洞,⽩影晃动,一团⽩⾊的物事直堕而下,却是个⾝穿⽩⾐的僧人,手持长剑,疾向康熙扑去,叫道:“今⽇为大明天子复仇!” 康熙急忙后退,多隆、察尔珠、康亲王等因在皇帝之旁,都未携带兵刃大惊之下,都向那人扑去。那人左手⾐袖疾挥,一股強劲之极的厉风鼓 ![]() 澄心、澄光等齐叫:“不可伤人。”出手阻拦。那僧人又是袍袖一拂,少林寺澄字辈的僧人各施绝技化开,可是众僧虎爪手、龙爪手、拈花擒拿手、擒龙功等等,却也没能抓住此人。众僧惊诧之下,都是心念一闪:“天下竟有如此人物!” 那⽩⾐僧更不停留,又 ![]() 韦小宝急跃而上,挡在康熙⾝前,噗的一声,剑尖刺正他 ![]() ![]() 那⽩⾐僧一呆。澄观叫道:“不可伤我师叔!”左掌向他右肩拍落。⽩⾐僧抛去断剑,反掌挡架。澄观只觉 ![]() ![]() ⽩⾐僧赞道:“好功夫!”眼见四周⾼手甚众,适才这一剑刺不进那小和尚⾝子,更是大为骇异,当下不敢恋战,右手一长,已抓住韦小宝领口,突然间⾝子拔起,从殿顶的破洞窜了出去。这一下去得极快,殿上空有三十门名少林⾼手,竟没一人来得及阻挡。 澄心、澄光等急从破洞中跟着窜上,但见后山⽩影晃动,竟已在十余丈处,这人轻劲之佳,实是匪夷所思。群僧眼见追赶不上,但本寺方丈被擒,追不上也得追,三十六僧大呼追去,只晃眼之间,那团⽩⾊人影已翻过了山坳。 sSWwXs.Cc |
上一章 鹿鼎记 下一章 ( → ) |
三围小说网免费为朋友们提供作者金庸的小说鹿鼎记免费以及鹿鼎记无删减阅读,鹿鼎记无删减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鹿鼎记无删减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武侠小说请持续收藏三围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