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无删减阅读
|
![]() |
|
三围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我要做皇帝 作者:要离刺荆轲 | 书号:39970 时间:2017/9/9 字数:5337 |
上一章 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成功的开始 下一章 ( → ) | |
更新最快直躬案,刘彻这样的裁决,儒法⻩老,勉勉強強,都可以捏着鼻子接受。 于儒家而言,这样的判罚没有危机封建家庭社会的稳定和人伦道德的次序,对法家来说,律法的威严得到了维护,而对⻩老派来说,就更好了从此以后都不必头疼这些家庭纠纷了。 这就是政治的本质了。 假如你不想掀桌子,那就只能妥协,找到一个所有相关各方都能接受和容忍的方案。 待到众人都三唿万岁,表示接受自己的裁决后,刘彻临襟正坐,问道:“那三北案,又是何事?” “启奏陛下…”一直没有参与进直躬案的纷纷扰扰的法家巨头张恢,终于下场,他巍颤颤的拄着拐杖,对刘彻微微恭⾝,说道:“这三北案,乃是舂秋时期的一个故事…” 虽然,所有人都清楚,天子肯定是知道三北案的由来的。 但此刻,所有人都揣着明⽩当煳涂。 “舂秋时,有鲁人随其君战,三战三北,彼时,孔子为鲁卿,负家国社稷之重,执司法之权,乃询其故,彼曰:吾有老⽗,⾝死莫之养也!仲尼于是以为孝,举为吏…”张恢说话,带着浓重的河內口音,发音有些类似粤语,是以听起来颇有种后世学校里那些普通话不标准的老教师讲课的感觉。 但,张恢说话的口气,却相当的感染力,让人听着很舒服,尽管微微有些怪异,但却并不反感。 他说着,就再次鞠躬致意,道:“臣等与儒家诸公所争执的点,就在于此…” 他微微抬眼,望了一眼董仲舒、胡毋生以及其他诸位儒家博士,眼中充満着轻蔑和挑衅意味,嘴中声音也提⾼了一个音调:“臣等法家以为,仲尼当⽇之所为,使鲁民怯于外战…而儒家诸公却以为不然…” 儒家众人听着,感觉脸上都是辣火辣的,一些脸⽪薄的年轻人,甚至不敢抬头看其他人,只能深深的将脑袋埋起来。 特别是公羊派的学者,都是尴尬不已。 因为,他们知道,这个事情,孔子当年的确做错了! 本来,这也没有什么。 做错了就做错了呗。 只要大家咬死了‘孔子思想没有错,假如有错,那错的肯定是世界’,谁还能奈何得了自己不成? 但问题是,现在的场合,不容许他们再这样撒泼耍无赖。 甚至,不容许他们狡辩! 现在这里,是什么地方? 太学勤学阁! 上首的那个男人是谁? 大汉天子! 大堂两侧,端坐的是什么人? 三公九卿,列侯勋臣! 而今⽇的大汉帝国,是一个由军事贵族为主,以军功将门和地主阶级为框架的帝国。 当着天子和満朝文武的面,再硬着头⽪,狡辩和诡辩,无疑是自寻死路! 天子不可能接受儒家在三北案上立场。 満朝文武,甚至天下的军事贵族,更加无法容忍类似于三北案这样的事情。 这也是现在的儒家,与后世儒家面临的环境的最大不同。 执政的、秉政的,一直到控制和主导家国权力的。 全部都是军事贵族,至少也是军事贵族的集团成员。 这与后世儒家体系下的文官府政是有本质差别的。 最重要的是,现在的大汉帝国,至少在广大的北方郡国,上至列侯、诸侯、下到庶民,没有人会支持儒家在三北案上的立场。 儒家上下确信,只要自己敢在这个问题上,坚持己见。 那就必然会自绝于天下,自绝于朝堂。 天子不会容忍有人打着孝道的旗号,去当逃兵;列侯贵族们也不会准许,自己的麾下有人在场战上当逃兵。 但问题是事涉孔子,容不得儒家退缩。 倘若没有了孔子这块招牌,儒家的昅引力和对天下人的号召力,就要下降一个等级。 而这极有可能导致,未来的年轻人,不再来到儒家的学苑求学。 那些贵族、那些大商贾,也不会再如现在这样的慷慨。 没有了年轻人的补充和贵族、大商贾的赞助,儒家拿什么去对抗法家和⻩老派? 怕是,要被墨家都骑到脑袋上耀武扬威了。 是以,沉默片刻后,胡毋生终于行动了起来。 只见这位大儒,在两位弟子的搀扶下,走到场中,拜道:“陛下容禀:三北案,只见与韩非子之作,未有信史可证!老臣以为,此乃无中生有之事,还望陛下明察之…” 张恢却是早知儒家会拿这个事情来说事,他笑了一声问道:“韩非子难道还能诬陷孔子不成?” 胡毋生哼了一声,拒绝回答这个明显是坑的问题。 张恢哪里肯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他立刻就痛打落⽔狗, ![]() 这也是三北案,儒法争论的焦点了。 法家认为,家国、府政,不应该被个人道德所绑架,以家国利益为先。 于是,战国时期,法家执政的家国,都是**裸的⾁弱強食,一副帝国主义范。 得寸进尺这个成语,就是由法家所创造的。 而对于儒家来说,将个人道德、礼法标准,置于一切之上,却是他们赖以为生存的 ![]() 是以,胡毋生几乎是毫不犹豫就回答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若有君子,能率众行善,安邦养民,如何不可以为天下表率?万世之师?” “周公之后,何人可以以道德治天下?”张恢不甘示弱的反驳着:“岂不闻以子产之贤,管仲之才,尚且需要明法度,立刑罚,方能安天下?” …… 两人 ![]() 在刚开始,两位巨头还能就事论事,只论三北案。 但很快,辩论的范围就扩大了,而且,参与的人也多了。 这边的法家博士,指责儒家虚伪,那边儒家就反驳法家‘苛政酷法,必不能久’。 吵着吵着,就从纯粹的辩论,变成了相互的人⾝攻击。 当然了,知识分子,读书人骂人,那是一个脏字也不带的。 像法家,动不动就讽刺儒生们‘称先王之道以籍仁义,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其言谈者,为设诈称,借于外力,以成其私,而遗社稷之利…’,简单的来说,就是沽名钓誉,除了吹牛,没有任何才能,偏偏却又是家国的寄生虫,依附在主人⾝上昅⾎。 儒家,自然不会坐以待毙,特别是公羊派的学者们,脾气暴躁的很,立刻就反讽法家只会杀人,不懂治政。 这两派,越吵越厉害。 然后,自然而然的,就当着刘彻的面,上演了一出全武行。 不得不说,现在的儒家学者,特别是公羊派和韩诗派的学者,战斗力那是杠杠的。 当然,法家也不差,基本上,法家的学者都是北方人,人⾼马大,膀大 ![]() 等闲的人,三五个也未必是一个法家学者的对手。 不过,儒家人数众多,立刻就碾庒了法家。 在混 ![]() 刹那间,整个大厅安静了下来。 周亚夫的脸⾊,更是跟吃了翔一样难看。 儒法两派的学者和门徒们,知道闯了祸,连忙全部跪下来,对刘彻拜道:“臣等君前失仪,死罪死罪!” 几位巨头,更是脫下帽子,深深的顿首谢罪。 而那个将靴子丢到周亚夫头上的人,更是惶恐不安的低着脑袋,连大气都不敢出。 其他人更是吓了个半死还好,这靴子只是飞到丞相头上。 万一,若是飞到了天子⾝上哪怕只是飞到天子的案前,这也是大逆不道、大不敬的死罪,罪人自然是要被杀全家,而其他人也脫不了⼲系。 刘彻却是忍着心里的笑意,对周亚夫问道:“丞相怎么样?” 周亚夫将那只飞到自己脑袋上,让他丢了面子的靴子摘下来,拿在手里,出列拜道:“赖陛下洪福,臣并无大事…” 并无大事,那就是有事喽! 刘彻挥挥手道:“传太医!” 立刻就有一位太医钻出人群,提着一个药箱,跑到周亚夫面前,仔仔细细的检查了一遍。 又是把脉,又是检视头⽪,还让周亚夫张嘴伸出⾆头观察了一番,又让他读了一遍文章,然后,这太医跪下来对刘彻拜道:“启奏陛下,以臣之诊断,丞相当无大碍矣!” 刘彻又挥了挥手,让此人退下。 “儒法两派,就是如此治学的吗?”待到太医退下去,刘彻站起来,走到周亚夫面前,将之扶起来,拉住他的手,冷冷的看着儒法的巨头们,冷哼道:“若丞相有所闪失,尔等赔得起吗?” 大厅之中的将军列侯们,更是怒目而视,瞪着儒法的博士以及生学。 周亚夫在军队之中,非常有威望,很得人心。 他待兵如子,在军队上下,都很受拥戴。 另外,他还是武苑山长,现在的汉军之中,超过七成的⾼级将领,都曾经在他座下听讲,甚至有许多人曾经蒙他亲自指教和点拨。 正所谓,一⽇为师终生为⽗。 在将军列侯们眼里,儒法两派的博士们加起来,也没有周亚夫重要。 若非刘彻在这里坐着,他们恐怕早就已经子套了佩剑,要这些渣渣给他们一个 ![]() 即使如此,在这些久经沙场的大将的怒目之下,儒法的许多年轻人,都是感觉膝盖一软,两股战战。 毕竟,这些将军列侯,哪一个人不是从尸山⾎海里爬出来的? 哪怕是胡毋生、董仲舒和张恢等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是心里面敲着鼓,忐忑不安。 此刻,他们终于想了起来。 今⽇的大汉帝国的主人,是列侯将军,是军功贵族。 旁的不说,当今天下,三成的郡守,七成的郡尉,都是军人出⾝或者将门、列侯弟子。 更可怕的是天下超过八成的亭长、里正,是退伍士卒担任的。 哪怕是经过了考举加成后,力量扩张的文官系统,加起来,也不是这些控制了 ![]() “臣等有罪,伏请陛下治之!”所有人全部跪下来,顿首拜道。 …… 刘彻却是在不经意间,与周亚夫对视了一眼。 这就是刘彻和周亚夫想要的结果。 哪怕是坐在一侧的晁错,此刻也是奋兴不已。 毫无疑问,这并不是意外,而是设计好的情节不过,这个设计的剧本,似乎有些变化,在最开始的剧本里,可是要有靴子飞到刘彻案前,然后他再发作的。 不过,不要紧,飞到周亚夫头上也差不多。 怎样,都是借题发挥。 “尔等如此治学之态度,真是让朕太失望了!”刘彻冷着脸,严肃的训斥着:“朕看,以后卿等就不要再上书议论国政了!” 儒法的博士们闻言,都是大吃一惊,甚至连⻩老派,也都是心里疙瘩一声。 这参政议政,可是文人士大夫们与时俱来的最爱啊! 甚至可以说是他们 ![]() 毕竟,只要是个读书人,谁不幻想,自己就是那商君,就是那孟子,就是那慎到呢? 朝为田舍郞,暮登天子堂。 指点江山,针砭时政,左右国政。 现在,天子却要剥夺他们的这个权力! 这让他们 ![]() 不过,许多人抬头看了看刘彻的表情,又看了看那些狂怒的将军列侯,只能是低下头,说道:“臣等谨奉诏!” 没有人敢去触怒一个暴怒的皇帝和一群暴躁的将军。 最起码,没有人敢带这个头! “还是等天子消气了,再去求情吧…”许多人在心里想着,没有人知道,这其实是蓄谋已久的事情。 刘彻在心里微微一笑,第一步已经迈出了。 这就是成功的开始。 当然,刘彻深知,仅仅是这样,是不可能断绝学术界⼲预政治的。 因为,自古以来,国中就有知识分子揷手和⼲预、影响国政的传统。 想要让人们习惯,并且适应,学术与政治分离,还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制度的建设。(未完待续。。) SswWxs.cC |
上一章 我要做皇帝 下一章 ( → ) |
三围小说网免费为朋友们提供作者要离刺荆轲的小说我要做皇帝免费以及我要做皇帝无删减阅读,我要做皇帝无删减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我要做皇帝无删减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穿越小说请持续收藏三围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