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散文、随笔集无删减阅读
|
![]() |
|
三围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史铁生散文、随笔集 作者:史铁生 | 书号:43231 时间:2017/11/4 字数:15569 |
上一章 自言自语 下一章 ( → ) | |
一、说小说无规矩可言也对,说小说还是有一些规矩的也对,这看怎么说了。 世上没有没有规矩的东西,没有规矩的东西就不是东西就什么都不是,所以没有。在这个意义上说,小说当然是有一些规矩的。譬如,小说总得用着语言;譬如,小说还不能抄袭(做⾐服、打家具、制造自行车就可以抄袭)。小说不能是新闻报道,新闻报道单纯陈述现象,而小说不管运用什么手法,都主要是提供观照或反省现象的新角度(新闻报道与新闻体小说之间的差别,刚好可以说明这一点)。小说不能是论文,论文是循着演绎和归纳的逻辑去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小说不是科学,小说是在一个包含了多种信息和猜想的系统中的直觉或感悟,虽然也可以有思辨但并不指望有精确的结论。在智力的盲点上才有小说之位置,否则它就要让位于科学(这样说绝不意味着贬低或排斥科学。但人类不能只有科学,在科学无能为力的地方,要由其它的什么来安置人的灵魂)。小说也不能是哲学,哲学的对象和目的虽与科学相异,但其方法却与科学相同,这种方法的局限决定了哲学要理解“一切存在之全”时的局限。在超越这局限的愿望中,小说期待着哲理,然而它期待哲理的方法不同于哲学,可能更象禅师讲公案时所用的方法,那是在智力走⼊绝境之时所获得的方法,那是放弃了智力与功利之时所进⼊的自由与审美的状态(这让我想起了很多存在主义大师竟否认存在主义是哲学,他们更热衷于以小说来体现他们的哲理)。小说还不能是施政纲领、经济政策、议会提案;小说还不能是英模报告、竞选演说、专题座谈。还可以举出一些小说不是什么的例子,但一时举不全。总之,小说常常没有很实用的目的,没有很确定的结论以及很严谨的逻辑。但这不等于说它荒唐无用。和朋友毫无目的毫无顾忌地聊聊天。这有用吗?倘若消灭那样的聊天怎么样?人势必活成冰冷的机器或温暖的畜类。 好像只能说小说不是什么,而很难说它是什么,这就说明小说还有无规矩可言的一方面(说小说就是小说,这话除了显得聪明之外,没有其它后果)。我想,最近似小说的东西就是聊天,当然不是商人式的各怀心计的聊天,也不是学者式的三句话不离学问的聊天,也不是同志式的“一帮一,一对红”的聊天,而纯粹是朋友之间忘记了一切功利之时的自由、倾心、诚坦的聊天。人为什么要找朋友聊聊天?因为孤独,因为痛苦和恐惧。即便是有 ![]() ![]() ![]() ![]() ![]() ![]() 在这种意义上,小说又有什么规矩可言呢?小说一定要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要结构好起伏曲折的故事?要令人感动?要有诗意或不能有诗意?要有哲理或千万别暴露哲理?不可不⼲预现实或必须要天马行空?要让人看了心里一星期都痛快都振奋,就不能让人看了心里七天都别扭都沉闷?一定要深刻透顶?一定要气壮山河?一定要民族化或一定要现代主义?一定要懂得陶罐或一定要摆弄一下殖生器?一定要形象思维而一定不能形而上?… (假设已经把历来的规矩全写在这儿了),但是这些规矩即便全被违背,也照样会有好的小说产生。小说的发展,大约正在于不断违背已有的规矩吧。小说的存在,可能正是为了打破为文乃至为生的若⼲规矩吧。活于斯世,人被太多的规矩磨折得 ![]() ![]() ![]() ![]() ![]() ![]() 二、作为小说的朴素,说⽩了就是创作态度的老实。 当然不是说“只许老实 ![]() ![]() ![]() 在这种情况下,朴素一词并不与华丽、堂煌对立,也不与玄妙、深奥对立,并非“我家住在⻩土⾼坡”就一定朴素,你家造了航天机飞就一定不朴素。别到外面去寻找朴素,朴素是一种对人对世界的态度,哪儿都可以有,哪儿都可以无。 这朴素绝不是指因不开化而故有的愚钝,绝不是指譬如闭塞落后的乡间特产的艰辛和单纯。那些东西是靠不住的。孩子总要长大,偏僻的角落早晚也要步⼊现代文明。真正的朴素大约是:在历尽现世苦难、阅尽人间沧桑、看清人的局限、领会了“一切存在之全”的含意之时,痴心不改,仍以真诚驾驶着热情,又以泰然超越了焦虑而呈现的心态。这是⽩天落地返朴归真,不是顽固不化循环倒退。不是看破红尘灰心丧气,而是赴死之途上真诚的歌舞。这时凭本能凭直觉便会发现,玩弄花活是多么不开明的浪费。 三、人有三种 ![]() ![]() 第一,人生来注定只能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第二,人生来就有 ![]() ![]() ![]() 上帝用这三种东西来磨折我们。 不过有可能我们理解错了,上帝原是要给我们三种获得 ![]() ![]() ![]() ![]() ![]() 四、可以说小说就是聊天,但不能说聊天就是小说。 聊天完全可以是彻底的废话,但小说则必须提供看这世界这生命的新的角度(也许通俗小说可以除外)。通过人物也好,通过事件、情绪、氛围、形式、哲理、暗示都好,但不能提供新角度的便很难说是创作,因而至少不能算好小说。 然而,彻底废话式的聊天却可以在作家笔下产生丰富的意味,这是怎么回事?这是因为他先把我们带离那个实在的、平面的、以常规角度观照着的聊天,然后把我们带到一个或几个新的位置上,带进一个新的或更大的系统中,从一个或几个新角度再作观照,常规的废话便有了全新的生命。就象宇航员头一次从月亮上看地球,从那个角度上所感受到的意味和所发出的感慨,必不是我们以往从地球上看地球时所能有的。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间离效果”和“陌生化”吧。我们退离我们已经习惯了的位置,退离我们已经烂 ![]() ![]() ![]() 但这有什么用呢?那么阿波罗上了月球又有什么用呢?宇宙早晚要毁灭,一切又都有什么用呢?一切创造说到底是生命的自我悦愉。与其说人是在发现着无限的外在,毋宁说人是借外在形式证明自己无限的发现力。无限的外在形式,不过是人无限的內在发现力的印证罢了,这是人唯一可能得到的酬劳。(原始艺术中那些变形的菗象的图案和线条,只是向往创造之心的轨迹,别的什么都不是。)所以,与其说种种发现是为了维持生命,毋宁说维持生命是为了去作这种种发现,以便生命能有不尽的 ![]() 总之,写小说的人应该估计到这样两件事:(一)艺术的有用与产房和粮店的有用不一样。(二)读小说的人,没有很多时间用来多知道一件别人的事,他知道知道不完。 但是,读小说的人却总有趣兴换换角度看这个人间,虽然他知道这也没有个完。 五、现在很流行说“玩儿玩儿”无论写小说还是⼲别的什么事,都喜 ![]() 您认真看过孩子的游戏吗?认真看过也许就能发现,那简直就是人生的一个象征,一个缩影,一个说明。孩子的游戏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是没有目的,只陶醉于游戏的过程,或说游戏的过程即是游戏的目的;一是极度认真地“假装”并极度认真地看待这“假装”(“假装你是妈妈,他是孩子。”“假装你是大夫你给他打针。” “假装我哭了,假装你让我别哭”)。当然,孩子的游戏还只是游戏,还谈不上“游戏境界”当一个人长大了,有一天忽然透悟了人生原来也不过是一场游戏,也是无所谓目的而只有一个过程,然后他视过程为目的,仍极度认真地将自己投⼊其中如醉如痴,这才是“游戏境界” 而所谓“玩儿玩儿”呢?开始我以为是“游戏境界”的同义语,后来才知道它还有一个注脚:“别那么认真,太认真了会失望会痛苦。”他怕失望那么他本来在希望什么呢?显然不是希望一个如醉如痴的过程,因为这样的过程只能由认真来维系。显然他是太看重了目的,看重了而又达不到,于是倍感痛苦;如果又受不住这痛苦呢?当然就害怕了认真,结果就“玩儿玩儿”算了。但好像又没有这么便宜的事“玩儿玩儿”既是为了逃避痛苦,就说明痛苦一直在追得他 ![]() 这下就看出“玩儿玩儿”与“游戏境界”的 ![]() ![]() ![]() ![]() 我想,认真于过程还是最好的一件事。世上的事不怕就不怕这样的认真,一旦不认真了就可怕了。认真是灵魂获取酬劳的唯一途径。小说是关乎灵魂的勾当,一旦失魂落魄,一切“玩儿玩儿”技法的构想,都与洗肠和导尿的意义无二。小说可以写不认真的人,但那准是由认真的人所写并由认真的人去看,可别因为屡屡写不好就推脫说自己没认真,甚至扬言艺术原就是扯淡,那样太像吃不到甜葡萄的酸狐狸了。 六、我觉得,艺术(或说美,——不等于漂亮的美)是由敬畏和骄傲这两种感情演成的。 自然之神以其无限的奥秘生养了我们,又以其无限的奥秘 ![]() ![]() ![]() 七、智力的局限要由悟 ![]() ![]() 眼前有九条路,假如智力不能告诉我们哪条是坦途哪条是绝路(经常有这种情况),我们就停在九条路口暴跳如雷还是坐以待毙?当然这两种行为都是傻瓜所喜 ![]() ![]() ![]() ![]() 智 ![]() ![]() ![]() ![]() ![]() ![]() ![]() ![]() 总之,宗教精神并不敌视智 ![]() ![]() ![]() ![]() ![]() ![]() ![]() ![]() ![]() ![]() ![]() ![]() ![]() ![]() ![]() 这样的宗教精神,拿来与艺术精神作一下比照,想必能得到某种深刻的印象。 八、一支疲沓的队伍,一个由傲慢转为自卑的民族,一伙散沙般失去凝聚力的人群,需要重建宗教精神。 缺乏宗教精神的民族,就如同缺乏爱情或不再望渴爱情的夫 ![]() ![]() ![]() 宗教精神不是科学,而政治和经济政策都是科学(有必要再強调一下:宗教精神并不反对科学、政治和经济政策,就象爱情并不反对 ![]() ![]() ![]() 科学家、政治家和经济家,完全没有理由惧怕宗教精神,也不该蔑视它。一切科学、政治、经济将因生命被鼓舞得蓬 ![]() ![]() ![]() 有一种婚礼是在教堂中进行,且不论此教如何,也不论这在后来可能仅是习俗,但就其最初的动机而言,它是这样一种象征:面对苍天(即无穷的未知、无常的命运),两个灵魂决心携手前行,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爱情,这种无以解释无从掌握的愿望只有神能懂得,他们既祈神的保佑也发誓不怕神的考验。另一种婚礼是在家里或饭店举行,请来之亲朋越多,宴席的开销越大,新郞新娘便越多荣耀。然后叩拜列祖列宗,请他们放心:传宗接代继承家业的子宮已经搞到。这也是一种象征,是家政取代爱情的象征,是求繁衍的动物尚未进化成求精神的动物的象征,或是精神动物退化为经济动物的象征。这样的动物终有一天会对生命的意义发出疑问,从而失落了原有的信仰,使政治和经济也萎靡不振。 因为信仰必须是精神的,是超世务的 ![]() 我很怀疑“內圣外王”之道可以同时是哲学又是宗教精神。我很怀疑这样的哲学能不被政治左右,最终仍不失为非伦理非实用的学术。我很怀疑在这样的哲学引导下,一切知识和学术还能不臣服于政治而保住自己的立独地位。我很怀疑这样的哲学不是“艺术为政治服务”的 ![]() ![]() ![]() 我不怀疑,艺术有用政治也有用。我不怀疑,男人是美的女人也是美的,男人加女人可以生孩子,但双 ![]() ![]() ![]() ![]() ![]() ![]() ![]() 如果宗教精神丢失了,将怎样重建呢?这是个难题。它既是源于生命的热望,又怎么能用理智去重建呢(要是你笑不出来,我胳肢你你也是瞎笑,而我们要的是发自內心的真笑)?但解铃还需系铃人,先问问:它既是生命的热望,它又是怎么丢失了的呢? 在我的记忆里,五十年代,人们虽不知共产主义将怎样一步步建成(有科学社会主义,并无科学共产主义)。但这绝不妨碍人们真诚地信仰它,人们信仰它甚至不需要说服,因为它恰是源于生命热望的美好理想,或恰与人们热望的美好理想相同。但后来有人用一种错误的政治冒名顶替了它,并利用了人们对它的热诚为自己谋利(譬如四人帮),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它变成了一个坏 ![]() ![]() (正确的家政可以代替爱情吗?)不能,原因至少有三:一来它们是运用着两套不同的方法和逻辑;二来这样容易使坏政治钻空子(就象未经法律程序杀掉了一个坏蛋,便给不经法律程序杀掉十个好人和一个家国主席作了准备那样,给“四人帮”一类政治骗子留了可乘之机)。三来,人们一旦象要求政治的科学 ![]() ![]() ![]() 这下就有点明⽩了,重建宗教精神得靠养,让那被掠夺得已然贫瘠的土地歇一歇重新肥沃起来,让 ![]() ![]() 文学就是这样一块望渴着肥沃的土地,文学就是这样的自由沉思与奇想,不要以任何理由掠夺它、扼杀它、捆缚它,当然也别拔苗助长。不知这事行不行。 九、文学是创作,创作既是在无路之处寻路,那么,怎么能由文学批评来给它指路呢?可是,文学批评若不能给文学指路,要文学批评⼲嘛用? 文学批评千万别太依靠了学问来给文学指路(当然,更不能靠政策之类),文学恰是在学问大抵上糊涂了的地方开始着创造,用学问为它指路可能多半倒是在限制它。你要人家探索,又要规定人家怎样探索,哪就⼲脆说你不想让人家探索;倘探索的权利被垄断,就又快要成为坏 ![]() ![]() ![]() 禅宗弟子活得 ![]() ![]() ![]() 文学批评给文学指路,也许应该象禅宗大师的给其弟子指路,文学才不致沦为一门仿古的手艺,或一项摘录学问的技术。 文学批评当然不仅是为了给文学指路,还有对文学现象的解释、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等等其它任务。这是另外的问题。 十、现代物理学及东方神秘主义及特异功能,对文学的启示。 我不精通物理学,也不精通佛学、道学、禅学,我也没有特异功能。我斗胆言及它们,纯属一个文学爱好者出于对神秘未知事物的趣兴,因为那是生命存在的大背景。 过去的经典物理学一直在寻找,组成物体的纯客观的不可分的固体粒子。但现代物理学发现:“这些粒子不是由任何物质 ![]() ![]() 的希望。 现代物理学的“并协原理”的大意是:“光和电子的 ![]() ![]() ![]() 现代物理学的“嵌⼊观点”认为:我们是嵌⼊在我们所描述的自然之中的。说世界立独于我们之外而孤立地存在着这=观点,已不再实真了。在某种奇特的意义上,宇宙本是一个观察者参与着的宇宙。现代宇宙学的“人择原理”得出这样的结论:“客体不是由主体生成的,客体并不是脫离主体而孤立存在的。” 上述种种,细思,与佛、道、禅的“空”、“无形”、“缘起”、“诸行”、“万象唯识”等等说法非常近似或相同。(有一本书叫作《现代物理学和东方神秘主义》,那里面对此讲得清楚,讲得令人信服。) 看来我们休想逃出我们的主观去,休想获得一个纯客观的世界。“通过感觉认识的物质是唯一的现实世界”——这话可是恩格斯说的。这样,我们还能认为美是客观的吗?还能认为文学可以完全客观地反映什么吗?还能认为(至少在文学上)有个唯一正确的主义或流派吗?还能要求不同心灵中的世界都得是写实的、清晰的、⾼昂微笑的世界吗?尤其对于人生,还能认为只有一家真理吗?… 特异功能有什么启示呢?特异功能证明了精神(意念)也是能量存在的一种形态(而且可能是一种比物体更为“大量集中”的能量),因而它与物质也没有 ![]() ![]() ![]() ![]() ![]() ![]() ![]() 另外,特异功能的那些在三维世界中显得过于奇怪的作为,分明是说它已至少超越了三维世界,而其超越的途径是精神(意念)。由此想到,文学的某种停滞将怎样超越呢?人类的每一个真正的超越,都意味着维的超越。人就是在一步步这样的超越中开拓着世界与自己,而且构成一个永恒的进军与舞蹈。超越一停滞,舞踏就疲倦,文学就小家子气。爱因斯坦之前,物理学家们声称他们只有在小数点后几位数字上能有所作为了,不免就有点小家子气,直到爱因斯坦以维的超越又给物理学开拓了无比丰富广阔的领域,大家便纷纷涌现,物理学蓬 ![]() 十一、“绿⾊和平”对文学的启示。 绿⾊和平组织也叫绿 ![]() ![]() ![]() ![]() ![]() ![]() ![]() 我们就有了人类意识,就以人道主义、自由平等博爱为崇⾼的理想了,厌弃了人际的争斗,強权与种种人为的束缚。但这时人们还不够明智,在开发利用自然之时过于狂妄,象以往服征异族那样,雄心 ![]() ![]() ![]() ![]() ![]() 所以我想,文学也该进⼊一个更大的系统了,它既然是人学,至少我们应该对“服征”、“大师”、“真理”之类的词汇重新定义一下。至少我们在“气呑山河”之际应该意识到我们是自然之子。 至少我们在主张和坚持一种主义或流派时,应该明⽩,文学也有一个生态环境一个场,哪一位或哪一派要充当⽗ ![]() 十二、所谓“贵族化”其实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贬意的,一种是褒意的。 一群人,自己的吃穿住行一类的生活问题都已解决,因而以为天下都已温 ![]() 一群人,⾁体的生存已经无忧,于是有余力关心人的精神生活,甚至专事探讨人的终极问题,这没什么错,而且是很需要的。 精神问题确是⾼于⾁体问题,正如人⾼于其它动物。但探讨精神问题的人如果因此自命⾼人一等,这当然是极蠢的,说明他还没太懂人类的精神到底是怎样一个问题,这样探讨下去大约也得不出什么好结果。 精神问题或人的终极问题,势必比⾁体问题或⽇常生活问题显得玄奥。对前者的探讨,常不是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甚至有时显得脫离实际,这很正常,绝不说明这样的探讨者应该下放劳改,或改弦更张迁就某些流行观念。 爱因斯坦和中学物理教师,《孩子王》和《少林寺》,航天机飞和人行横道,脏器移植和感冒冲剂,复杂的爱情与简单的生育,玄奥的哲学与通常的道德规范…有什么必要争论要这个还是要那个呢?都要!不是吗?只是不要用“贵族化”三个字扼杀人的玄思奇想,也不必以此故作不食人间烟火状。有两极的相斥相昅才有场的谐和。 “贵族化”一词是借用,因为过去多半只是贵族才不愁吃穿,才有余暇去关注精神。现在可以考虑,在学术领域中将“贵族化”一词驱逐,让它回到原来的领域中去。 多数国中人的吃穿住行问题尚未解决,也许这是国中人更关心这类问题而较少关心精神生活的原因?但一向重视这类问题的国中人,却为什么一直倒没能解决了这类问题?举个例说,人口太多是其原因之一。但若追 ![]() 我只是想,不要把“贵族化”作为一个罪名来限制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关怀,也不要把“平民化”作为较少关怀精神生活的誉美之词。这两个词,不该是学术用词。至少这两个词歧意太多,用时千万小心。我想,文学更当“精神化”吧。 十三、乐观与悲观。 已经说过人的 ![]() 见了这种困境,因而灰溜溜地再也不能振作,除了抱怨与哀叹再无其它作为——这种悲观是傻瓜悲观主义。信奉这种悲观主义的人,真是惨极了,他简直就没一天好⽇子过。也已经说过了,人可以把困境变为获得 ![]() 人的处境包括所有真切的存在,包括外在的坦途和困境,也包括內在的乐观和悲观,对此稍有不承认态度,很容易就成为傻瓜。所以用悲观还是乐观来评判文学作品的好与坏,是毫无道理的。表现和探讨人的一切处境,一切情感和情绪,是文学的正当作为,这种作为恰恰说明它没有沾染傻瓜主义。当人把一切坦途和困境、乐观和悲观,变作艺术,来观照、来感受、来沉思,人便在审美意义中获得了精神的超越,他不再计较坦途还是困境,乐观还是悲观,他谛听着人的脚步与心声,他只关心这一切美还是不美(这儿的美仍然不是指漂亮,而是指兼有着敬畏的骄傲)。所以,乐观与悲观实在不是评判文学作品的标准,也让它回到它应该在的领域中去吧。 况且,从另一种逻辑角度看,敢于面对一切不正是乐观吗?遮遮掩掩肯定是悲观。这样看来,敢于写悲观的作品倒是乐观,光是叫嚷乐观的人倒是悲观——悖论总来纠 ![]() 一九八八年 SswWxS.cC |
上一章 史铁生散文、随笔集 下一章 ( → ) |
三围小说网免费为朋友们提供作者史铁生的小说史铁生散文、随笔集免费以及史铁生散文、随笔集无删减阅读,史铁生散文、随笔集无删减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史铁生散文、随笔集无删减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综合其它请持续收藏三围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