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圣芳文集无删减阅读
|
![]() |
|
三围小说网 > 短篇文学 > 陈圣芳文集 作者:陈圣芳 | 书号:6052 时间:2016/11/28 字数:2440 |
上一章 浮光掠影看博展 下一章 ( → ) | |
元宵节是一个隆重喜庆的⽇子,孝感有“年小月半大”之说。在这个喜庆的⽇子里,我想让孩子紧张的学习借假⽇稍有松弛,今天适逢孝感市博物馆免费向市民开放的⽇子,我们还是先睹为快。 一则考虑孩子的作业还没有完成,二则考虑上午去博物馆的人可能太多,我们选择了下午去博物馆参观。 下午3点钟左右我们一家人兴⾼采烈直赴位于城站路的博物馆。博物馆门口打着鲜红的招牌“请免费参观博物馆展览的朋友由此上二楼”我们拾级而上,博物馆工作人员很热情地给我们免费发放参观券,保安很客气地告诉我们饮料不能带⼊展览厅。 我们鱼贯踏⼊二楼“马口窑”展厅,一股气味扑面而来,鼻难闻,眼难睁,看来博物馆还不是采取的环保装修材料,不然不会有这样的气味,一下子将我们游览的趣兴打了折扣。 孩子们说:“都是一些坛坛罐罐,冇么意思。” 呵呵,其实汉川的马口窑有着悠久的历史,“渺渺群山一⽔国,孤舟尽目泛清辉”的马口,其陶艺在古时候属于下里巴人的文明,而在我们心中确是 ![]() 据资料记载:汉川市马口镇生产陶器起源于北宋,鼎盛时期有36座生产陶器的龙窑。马口陶瓷采用当地的红黏土,地底下一米处便可挖取,泥土资源丰富。用这种红黏土烧出的陶器敲击有声,耐腐蚀,防渗漏,腌制瓜菜不腐烂不变味。马口窑产出的陶坛、罐、缸、盆、壶、钵等生活器具,造型朴拙,古⾊古香,畅销国內外,是四川榨菜坛的专供地。现在马口窑址群已被列⼊湖北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口陶器做工精良,非常有特点,与国中其他地方的陶器相比在图案与文饰上有其独特优势。马口陶器不是纯装饰 ![]() ![]() ![]() ![]() 汉川马口窑以生产各类坛子著称,故又称“坛子窑”湖北旧俗称“女儿”为“坛子”,女儿出嫁前男家要送一坛酒、女方陪嫁的食品也往往以各类坛子装盛,“坛子”因此成了女儿的代称。“京坛”为当地婚礼的必备物,其型矮而圆,周⾝刻以寿字,上下装饰以回纹和莲花纹,美观而别致。 据悉,马口老陶艺人擅长信手挥刀,在坛面上飞快刮刻出花卉人物,刀法老练、简洁大气、虚实相生,意到刀不到。代表作有《八仙坛》、《十八学士坛》、《空雕双层龙坛》等;马口窑的“描金刻花陶”据说源于北宋,多为缸、坛、罐、钵等民用器皿,皆造型古雅大方、釉⾊古朴厚重、刻花装饰讲究,主要部分以划花剔地的 ![]() ![]() ![]() 古香古⾊的烛台、小巧实用的暖炉、雕花刻字的酒坛、造型朴拙的陶枕…在博物馆陈列室,我们目睹了隐蔵在下里巴人里面灿烂的民间艺术,这些坛坛罐罐承载着一段历史,刻画了江汉平原地区民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其中一款⻩釉坛上凸嵌着“玄宗瘦而天下肥”反映了劳动民人盼望统治者忧国忧民強国富家的美好愿望。 在琳琅満目的陈列室里,汉川马口窑制作过程的雕塑惟妙惟肖,成为陈列室的一大亮点。美中不⾜的是既没有每款陶艺作品的介绍文字,也没有专业讲解员的讲解,让参观者云里雾里,难知汉川马口窑陶器艺术的精髓。 开始陈列室就我们一家人参观,陈列室里鸦雀无声,突然听见踏杳的脚步声,只见一群男男女女拿着长 ![]() ![]() ![]() 我们走马观花看完汉川马口窑陶器展厅,就急急忙忙上三楼展厅。 孩子们先一步上了三楼,我们见到孩子时,他们说:“都是一些破布烂片,还搞这么大个展厅,没意思。”看来新一代的趣兴点不在这些上面,我还真正担心我们的考古事业因此后继乏人。 三楼展厅展现了从孝南区三汊镇吴家坟和孝感城东严家园考古发掘出土的清代墓葬品。他们分别是清代胡将军墓和晚清五品夫人墓。这些文物保存完整,共展览了各类丝织品31件,其中有袍、袄、褂、裙、被、帽、枕、靴、袜等。其质地以妆花纱、罗、云锦、缎为主,这些丝织品颜⾊鲜 ![]() 因为孩子们趣兴不⾼,我还来不及仔细观赏,孩子们嘴巴就嘟嘟囔囔起来,栾部长一行呼啦啦拥上了三楼,孩子见势作鸟兽散。 我一个人在里面再遛了一圈,栾部长一行也走马观花象征 ![]() 一行人前呼后拥着导领下楼了,留言室空无一人,我翻了翻留言簿,只有两三个观众有简单的留言,我想了想,终于还是没有在上面留言。 回到家,断断续续地写下这段文字,算作我浮光掠影看博展给博物馆的留言吧! 2009年2月11⽇ sSwwXs.CC |
上一章 陈圣芳文集 下一章 ( → ) |
三围小说网免费为朋友们提供作者陈圣芳的小说陈圣芳文集免费以及陈圣芳文集无删减阅读,陈圣芳文集无删减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陈圣芳文集无删减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短篇文学请持续收藏三围小说网 |